腾邦集团频遭追债 银行过度授信“埋雷”
本报记者/杨井鑫/北京报道
2020年8月19日,广东省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则民事裁定书,涉及到某国有大行与腾邦国际商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邦国际”)、腾邦资产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邦资产”)、腾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邦集团”)的金融借款纠纷,银行向法院申请继续查封上述三家企业的资产5000多万元。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自2019年起,腾邦国际及大股东腾邦集团深陷债务危机,包括债券违约及股权质押爆仓引起的银行追债。此外,腾邦国际资金缺口接近200亿元,涉及到诉讼金额31.28亿元,其中银行涉及多家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等。
“企业流动性风险暴露,部分银行贷款陷入了无资产抵债的窘境。”一家股份行人士表示,银行贷款的最大问题在于过度授信,将信贷资源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忽视了其中的风险。
腾邦危局
据记者了解,某国有大行与腾邦国际及其关联公司的官司早在2019年8月21日由广东省福田区人民法院受理,但是由于腾邦集团实际控制人钟百胜在银行起诉前迁往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属于香港居民,该案后来则发由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审理。
目前腾邦国际及其关联公司与银行的贷款纠纷较多,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
8月24日,腾邦国际在深交所发布了该公司关于诉讼、仲裁案件的进展情况。截至公告日,该公司累计诉讼金额为31.28亿元。
2019年8月,腾邦国际曾引入中科院为实际控制人,一度被市场解读为国资接盘。但是,中科院在2020年5月因种种原因又宣布退出,这让腾邦国际及关联公司并没能借此摆脱困境。
腾邦集团相关债权人向记者表示,该公司涉及到的债务超过200亿元,其中60多亿元是有担保的,一旦企业破产,剩余债务可能会面临比较大损失。
7月22日,腾邦国际公告中称,腾邦集团、钟百胜与北京盈泰财富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同纠纷一案判决后,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将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公开拍卖腾邦集团持有腾邦国际的股票约102.6万股。然而,因实际质权人提出异议,质权金额远大于冻结股票市值,此次司法拍卖已中止。
但是,公告中披露,截至7月22日,腾邦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腾邦国际股份数为1.5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31%,其中处于司法冻结状态股份数为1.56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00%。腾邦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被轮候冻结的数量为18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1155.98%,这也意味着该公司所持的股权已经被债权人申请轮候冻结了十次。
过度授信隐患
“企业的盲目扩张和银行的过度授信都是在聚集风险,近期不少大型企业动辄千亿的债务暴露出风险大多都是这种情况。”一家国有大行人士认为,银行一直比较青睐上市公司或大型民营企业,在“大而不倒”的理念下对风险有所忽视,对资金用途等也把控不足,导致了贷款存在风险隐患。
据了解,腾邦集团此前主营机票业务,后来发展到商旅、物流、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等等领域,而负债加杠杆则其背后的驱动。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腾邦国际的负债总额仅仅2.5亿元,2014年则达到了8.7亿元,到了2018年则累计超过60亿元。腾邦集团也与其负债情况类似,从2014年至2018年年,企业债务的增长幅度达到了86%,其负债率一直高于65%。
此外,腾邦集团的债务融资中,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被作为了一种主要融资方式。相关数据显示,腾邦集团累计质押腾邦国际股票34次。2014之前,腾邦集团对腾邦国际的股票质押率低于50%,但此后质押率迅速攀升,直至质押率达到100%。
“在高比例股权质押下,股价的下跌会引发连环爆仓,最大的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上述国有银行人士认为,如今银行对于这种业务模式已经逐渐规范,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超过一定限度不能再凭此进行贷款融资。
为何会出现过度授信呢?“一个地区的优质公司和大型企业数量上是有限的,而银行对企业的评价体系也是差不多。为了完成业绩,多数银行会争相对企业放贷,导致了信贷资源的过度集中。”深圳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企业很可能也不需要这么多贷款,过多的授信也驱动企业盲目的进行扩张。
此外,在市场上大规模融资的成本也给腾邦集团造成不小的压力。以2018年为例,该集团的利息支付就高达7.89亿元,但是其经营净现金流却是-5.8亿元。
“银行授信中的流程和制度在风险控制上会起到很明显作用。腾邦集团往往在贷款时用上市公司作为担保,可担保方的担保能力是有限的,银行在风控措施上可以要求补充担保物增信。同时,腾邦集团通过专项私募基金、债券等等融资方式融资,对资金的用途将是风控中很关键的一环。”该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
“如今不少地方监管已经在建立统一授信机制,避免企业过度授信和多头授信,也能防止银行在其中恶性竞争。企业风险一旦暴露,融资的难度会更高,这对企业的持续经营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