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 上海,记者 姜樊 孙诗宇)讯,受疫情影响,银行业可谓度过了“最惨”的半年:就连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等在内的六大国有大行业的业绩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且下滑的幅度约在10%左右。
根据各家银行的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六家大型银行较2019年同期少赚超700亿元。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样的净利润降幅在情理之中。对于六大行而言,今年上半年净利下降主要是由于让利实体经济和拨备计提。而未来,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依然压力巨大。
不过,也有不少市场人士表示,虽然银行业遭遇“最惨”半年报,但是银行总体情况好于预期。更有券商研报判断银行业景气周期拐点或在2021年二季度到来。而在经济稳步复苏之下,支撑银行股合理修复。
罕见集体下行 六大行同期少赚超700亿元
根据六大行2020半年报数据统计,上半年实现营收合计17355.8亿元,其中工商银行营收最高达4484.56亿元,同比增长1.30%;最少为交通银行,实现营收1267.87亿元,同比增长7.28%。总增幅来看,最高为建设银行,同比增长7.65%;最低位工商银行,同比增幅仅为1.30%。
值得注意的是各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下降。6家银行上半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663.3亿元,较2019年的同期数据6377.44亿元相比,相当于少赚了约714亿元。
在6家银行的规模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的平均值为11.44%,其中仅有邮储银行一家未跌破10%,同比下降数据为9.96%。其中跌幅最高的为交通银行,同比跌幅达到14.61%。
与此同时,大行的净息差、净利差也基本上有不同程度的收窄。建设银行净利差为 1.99%,同比下降 13 个基点;而净息差为 2.14%,同比下降 13 个基点。而工行净利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 1.98%和 2.13%,同比分别下降 15 个基点和 16 个基点。
针对净利差、净息差的下降,建设银行表示,上半年,建设银行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受存量贷款基准转换影响贷款收益率下降,债券投资和存放拆放等生息资产收益率由于市场利率下行低于上年同期,存款竞争激烈导致存款成本略有上升。
实际上,最受关注的净利润数据集体下行实属罕见。不过,业内人士对此并不意外。此前银保监会就曾发布银行业整体数据,2020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万亿元,同比下降9.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5.86个百分点。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这样的降幅在意料之中。在他看来,上半年银行业绩下行,主要是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二是不良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加大。而实体经济受疫情冲击对银行业影响相对滞后,预计未来几个季度银行利润还会持续承压。
让利实体经济 六大行普惠贷款放量齐升
“在让利实体经济中,大型银行承担的责任会更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也导致了这些大型银行的利润增速收到了影响。
根据此前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银行业共向实体经济让利8700多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让利大部分源自于大中型银行。而各家银行的普惠贷款放量齐升、利率下降则是最好的印证。
农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央行降准口井普惠贷款叫上年末增加3755.41亿元,增量占全行人民币新增贷款的37.43%。建行则表示,上半年普惠贷款利率同比下降63个基点,对符合条件、流动性 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惠及超过 15 万家中小 微企业。而工行的数据则显示,普惠贷款增加1684.08亿元,较年初增长35.7%;新发放普惠贷款平均利率4.15%,较上年下降37个基点。
不仅如此,在手续费等方面,银行也做出了较大的让步,这也导致一些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有所下降。
建行表示,上半年,一方面关注市场变化与客户需求,优化金融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加大服务收费减免力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800.2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 加 33.26 亿元,增幅 4.3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对营业收入比率下降 0.65 个百分点至 20.57%。
虽然对企业让利使得银行上半年的收入有所减少,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复苏,也是对银行未来自身经营业绩向好的支撑。
曾刚表示,实体经济从疫情中恢复的趋势较为明显,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将逐渐加速,这可能将消除银行前在的风险压力。而银行支持实体经济,也是将利润下行和风险下行的压力减弱。“如果经济恢复到正常状态,银行业的净利润也将随之上升。”
不良压力仍存 未雨绸缪计提拨备
除了让利实体经济以外,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更受市场人士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六大行在内,几乎所有银行都在今年大额计提了减值损失和拨备覆盖率,这是让银行净利润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六大行总共计提减值损失达4028.8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减值损失最多为1254.56亿元;而中国银行同比增幅最高,高达98.03%。
对于归母净利润的下降,交通银行表示,净利润负增长主要由于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由2019年上半年的215.44亿元大幅增加至333.33亿元,增加117.89亿元,增速54.72%。其中,贷款信用减值损失为311.34亿元,增长40.97%。
不仅如此,各家银行不良率也均出现了上涨,但六大行不良率均控制在1.7%以下。其中,交通银行不良率在刘家大行中最高为1.68%,较年初增长也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6家大行中拨备覆盖率仅有中国银行和邮储银行同比上涨,而交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48.73%,较年初下降23.04个百分点。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也受到较大冲击。本行调整了对2020年及2021年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及不同宏观情景间的权重,信用减值损失因此显著增加。”交通银行解释称。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从总体来看,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呈现出“大幅度确认不良、大幅度计提拨备、大幅度风险处置”的三个“大幅度”特征。2020年中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末增加0.03个百分点,但关注率从2.97%下降至2.75%,而拨备覆盖率季度环比基本持平,拨贷比指标季度环比上升4BP。
“以上指标组合反映出更多计提的准备用于了风险处置与核销。”王一峰表示,在加速不良确认的基础上,银行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I9预期损失法准备计量”、“动态拨备制度”等相关安排,未雨绸缪计提拨备,同时加大风险处置力度,做到应核尽核,应处尽处。
业绩符合预期 后疫情能否上车银行股?
虽然银行业已经遭遇了“史上最差成绩”,但市场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对银行股迅速抛出,反而在上周大部分银行已经发出业绩报告之后,银行股仍然全线飘红。这是否意味着银行利空出尽,适合上车了?
广发证券分析认为,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公募基金仓位降至低位,基本蕴含了市场对今年银行净利润同比负增长的预期,目前来看业绩悲观预期已兑现,板块迎来配置机会。
而天风证券表示,受中报业绩担忧影响,银行板块基本跌回7月初行情起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银保监年中数据将使得市场对上市银行中报业绩预期较充分,利空落地,可以对银行股乐观起来。无风险利率上升容易导致股市风格切换。经济是估值的核心,经济稳步复苏之下,支撑银行股合理修复,四季度估值切换亦值得关注。
中银证券则认为,从二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来看,行业规模扩张速度继续小幅提升,息差单季收窄但降幅趋缓,银行夯实资产质量基础加强风险抵御能力,但预计不良认定标准的趋严影响二季度净利润表现。受中期业绩波动的影响,短期板块估值向上弹性不足,但板块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率的特点,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并且海外增量资金的流入有助于推动估值的重估,看好板块绝对收益。
不过,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银行股虽然会有合理修复的机会,但未来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银行股虽然相对较为稳健,但后续成长性不佳,也无法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