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中国应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
编者语:
文/巴曙松教授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采取封锁边境、减少国际航班的防控措施,人流、物流的中断,使得国际贸易体系严重受损。
更突出的矛盾是,由于国际贸易流通受限,原本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变得碎片化,一些依赖跨国供应链的企业生产面临阶段性供应中断,不得不对原有产业链条进行重构。
这些变化使得人们开始担心,疫情之后,国际社会是否会进入更长周期的“去全球化”或是“逆全球化”阶段。
需要辨析的是,全球化是一种社会经济运作发展的制度形态,其发展必然伴随着反对的声音,这并非是由疫情造成的。美国可能在疫情结束后继续推动逆全球化的进程,短期内这一格局难以显著改变。借助疫情影响,逆全球化思潮甚至会进一步扩散,扰动当前全球化格局。
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逆全球化,应该将其理解为“全球化的重构”和局部的适应性调整。疫情之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会出现调整,甚至有可能出现局部的逆全球化,但主要经济体并不会就此走向分离或封闭。由于当前全球供应链的复杂程度显著提高,几乎没有一个单一国家能脱离全球市场独立存在,更可能造成全球化进程的调整与分化。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抓住了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深度参与到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分工当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与此相对应,当前的逆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挑战也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中国需要充分梳理并正确把握自身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发挥自身内需市场巨大、产业链完整等优势,客观评估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定位,适应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趋势,并继续积极推动全球化的进程。
首先,中国要积极发挥内需市场巨大、产业门类齐全、与全球产业链保持良好融合的优势,防止当前局部的逆全球化演变成“去中国化”的全球化。客观评估中国许多行业的供应链布局,确实有一部分需要依托欧美市场,但也有不少对中国来说很重要的行业供应链,可以通过调整区域布局来进行补位。在当前动荡的国际格局下,既要看到有人试图推动“去中国化”,推动与中国的脱钩,也同样要看到,还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形成“到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积极开拓新业务”的共识。
其次,在深化全球合作的同时,有效通过产业升级提升本国供给能力。由于中国在不同产业链中所处的供需角色有较大差异,其在逆全球化过程中受到的影响也会产生较大差异。对于不同的行业,需要进行客观的政策评估,有针对性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整。
再次,对于一些与逆全球化思潮国家紧密联系的产业链,需要提前准备应对措施。未来中国在参与全球化产业链分工时,在原有全球化路径出现阶段性波动、区域一体化加强的环境下,要更加充分地评估不同产业链的不同地理融合程度,并针对不同行业进行合适的政策布局。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