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持续暴露 前瞻性加大拨备防风险
本报记者 杜冰
“疫情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和资产质量提供了一次真实情景下的压力测试,我行资产质量指标总体可控。目前,全行资产质量管控有所承压,但是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中可控的态势没有改变。”日前,工行副行长廖林在该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受到疫情的影响,上半年银行不良承压情况备受市场关注。从上市银行中报数据来看,包括六大行在内的大部分上市银行呈现了不良“双升”的压力,但总体而言,上半年没有出现不良大幅抬升的现象。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受疫情影响,未来一段时间资产质量仍存在加倍劣变的可能性,对此,银行业正前瞻性地加大不良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有效提升风险抵御能力。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后续银行资产质量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六大行不良贷款“双升”
在疫情的影响下,银行业整体面临信用风险压力,其中六家国有大行无一例外呈现不良贷款率及余额“双升”。
中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大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较去年年末上升了297.7亿元、205亿元、201亿元、330亿元、182亿元和56.87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0%、1.43%、1.42%、1.49%、1.68%和0.89%,分别较上年末上升了0.07个百分点、0.05个百分点、0.07个百分点、0.03个百分点、0.21个百分点和0.03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不良贷款的增加呈现了一定的行业特征。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个人信用卡等行业部分客户贷款出现劣变,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上升较快。
农行行长张青松在该行业绩会上透露:“从行业上看,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这三大行业不良贷款合计1188亿元,占境内法人不良贷款的71%。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的个人贷款、银行卡等也出现了不良风险的反弹。”
交行首席风险官张辉在该行业绩会上称:“疫情发生后,信用卡风险率先暴露,上半年交行新发生不良额中,信用卡业务的不良约占26%。”
“主动揭示风险,客观反映不良。”多家国有大行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上半年的不良贷款率数据是各行主动充分暴露风险的结果。从多家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贷款逾期率较上年末出现下降来看,未来国有大行资产质量仍有望保持稳定。特别是,工行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首次出现负值。截至6月末,该行贷款逾期率1.37%,比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或持续暴露
虽然从数据上来,上半年不良增加幅度不明显,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因银行资产的质量反映本身常有滞后期,加上疫情防控期间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不良风险呈现出特殊的滞后性,不良资产很可能“先抑后扬”。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银行业内人士的证实。中行风险总监刘坚东在业绩会上表示:“预计下半年信用风险将持续暴露,且行业表现将会加剧分化,特别是批发零售、餐饮、旅游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恢复得相对比较缓慢,相关的客户风险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另外,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预计外贸行业以及境外的航空、油气大宗商品等行业的这些客户,风险也会相对偏大一些。”
在信用风险整体承压的环境下,银行业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所实施的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会对下半年资产质量产生多大影响也备受市场关注。从银行业内分析来看,阶段性延本延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未来资产质量管控压力,但下半年因此而出现资产质量劣化的可能性较低。
“从总体上看,阶段性延本延息会有效减缓企业的资金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延缓银行风险暴露,延缓风险处置的空间时间。下半年,我行延本延息贷款对资产质量管控压力可能会增大,但我们有信心保持这部分资产质量的可控和稳定。” 廖林介绍说,“从外部来看,我国经济有足够的潜力和韧性,经济长期向好态势没有改变。这为我行有效应对、有效化解延本延息贷款风险提供了坚强的基础。”
“预计延期还款业务年内出现资产质量劣化的比例较低。” 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介绍说,邮储行延期还款措施针对性强,主要面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及受到疫情直接影响的人员和企业,并进行了充分的风险评估。同时,该行坚持对延期还款业务的实质性风险判断,对于其中资质较好、受疫情影响出现阶段性困难、后续恢复性增长态势显著的企业,不下调其风险分类;但对于本身经营已经出问题、风险明确的企业,及时调整其风险分类,真实反映资产质量。此外,前期准入的客户质量较好,尤其是把握了现金流对贷款的覆盖度,对化解疫情带来的风险起到了很大作用。
前瞻性加大拨备
为更好地应对潜在风险,六大行上半年均对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的资产减值进行前瞻性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增长均超两位数。与此同时,六大行纷纷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以增厚风险抵御“安全垫”。
从计提信用减值损失方面来看,上半年六大行总共计提减值损失达4028.8亿元。其中,工行减值损失最多为1254.56亿元;中行同比增幅最高,达98.03%,计提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的反映有一定时滞,银行前瞻性地加大拨备,有利于更好应对未来的风险。” 中行副行长郑国雨表示。
从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来看,银行业在上半年明显加快了存量不良贷款处置步伐。工行半年报称,该行上半年清收处置不良贷款1042亿元,同比多增122亿元;发行3个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规模合计161.02亿元,有效支持该行不良贷款处置、存量资产盘活及全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
“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为银行化解风险储备动能。”建行称,上半年该集团核销不良贷款268.76亿元,同比增加15.35亿元。
据银保监会此前预计,2020年全年银行业将要处置不良资产3.4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而明年的处置规模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