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亿!正大制药入股安心保险 有多大想象空间?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时间:2020-09-08 20:40:29


原标题:2.15亿!正大制药入股安心保险,有多大想象空间?

来源:保财论道

所谓“安心”,未必意味着一帆风顺,而是能够数次转危为安。

一方面业务快速拓展、科技投入加大,一方面多年连亏、资本金消耗、偿付能力告急,难以“安心”的安心保险近期终于拿到一颗增资定心丸:入股增资的,并非此前传闻中的水滴公司,而是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下称“正大制药(青岛)”),后者拟出资2.15亿,持股14.333%,或成为安心保险“二当家”。

而其实,除了投资救济外,正大制药(青岛)的加码,令人对于双方在“医药+保险”的战略合作领域有了更多的期待。健康融合生态之下,医、药、险、慢病管理等健康产业相关环节正在逐个串联。协同即是机遇。

填装弹药,应急也续航

成立后向第五个年关迈进的安心保险,即将迎来第二次的“装备升级”,日前,安心保险在保险业协会的网站中,对正在推进的增资事项进行公告,安心保险拟引入投资人正大制药(青岛)进行增资。

增资后,安心保险注册资本由12.85亿元增至15亿元,正大制药(青岛)将持有安心保险14.333%的股权,新进成为安心保险第二大股东。中诚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仍保持为安心保险第一大股东,只是持股比例从33.074%调整为28.333%。

安心保险的此次增资所求,是满足其业务发展和偿付能力需要。

逐一来看。

1

急需资金,填饱业务拓展大张之口

2015年末,安心保险注册展业,在2016年伊始迈入征程,成为专业互联网保险队列中的一员。当时,安心保险手握10亿注册资本,开始绘制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版图。

不同于普通财险公司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进行线下分支机构的铺陈,安心保险的资金,用来主攻线上渠道的打通与产品的创新研发,2016年,从短期健康/意外伤害保险、工程保险、再保险分入,到车险,安心保险一步步进行产品扩容,产品条款与费率也排着队得到监管审批,业务,稳步推进。

“横向”地基线路打通,安心保险开始纵向筑楼展业。

自2016年以来,安心保险保费收入阶梯上行,从2016年7532.39万元,提升至2017年的79472.88万,又在随后两年提升至153063万、272062万,2020年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4725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又提升了62.7个百分点的规模。

细化到各险种的承保情况来看。2018年,健康险取代车险跃升安心保险第一大险种,原第二大险种保证险也出现规模缩减,在安心保险2019年业务构成中,前五大险种分别为健康险、车险、意外险、责任险与家财险,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22.63亿元,占比超8成,承保亏损也达到1.12亿,而其余险种中,除强调“以科技重塑体验““全国理赔一张网”的车险业务略有盈利外,其余险种仍处于亏损状态。

业务开展之中,区别于传统保险公司,对于安心保险而言,在线运营后台、科技投入布局,是生存关键,也是支出大项。区别于其他互联网险企,可以背靠股东在互联网(如众安在线)、保险主业(如泰康在线)的优势,安心保险无论在渠道铺设或是场景挖掘,都难有东风可借。

展业以来,安心保险提出让保险产品彻底互联网化,满足场景化、碎片化、个性化的保障需求;推动“全系统上云”,以动态扩容应对海量并发业务;大量进行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保险科技应用。凡此种种,成本投入,自然高企。

安心保险此前也曾提及,“虽然发展初期品牌还未完全建立,且客户量较少,但除职场、行政等固定支出外,我公司的全国布局及网络建设均已实现,能够确保‘全国理赔一张网’的服务承诺,因此该部分成本支出较大”。

尽管不需布局线下分支机构帮助互联网保险公司省钱,但在技术开发、营运中心建设,以及配套理赔服务的应对方面,安心保险面临高企的成本。尤其对于初设险企,整体保费规模的受限,难以帮助其摊薄刚性成本。

2020年上半年,受益于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优势,以及长期科技深化优势,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在行业突围,高速上行。而在业务高速增长下,责任准备金的计提与持续的科技投入,均对安心保险的资金,形成考验。

2

增厚家底,提振偿付能力远离“危险区”

更为直观的需求数据,还在于亟待提振的偿付能力。伴随着业务开展,安心保险的偿付能力数据也在一路下行。

2016年末,初期展业的安心保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26.04%,2017年末为408.46%,而至2018年3季度,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仅有139.78%。随后,安心保险推进首次增资,原股东中诚信投资集团出资2.85亿,持股比例由14%变更为33.074%,跃升第一大股东位次。增资后的安心保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回暖至253.51%。

但这次增资的效力并未保持太久,安心保险偿付能力再度下行,至2020年2季度末,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3.90%,距离监管核查线的距离,并不远了。

一直下行的偿付能力背后,是安心保险难以回暖的净利润表现和持续的现金流出。

按时间来看,经营首年,安心保险净亏损7309.7万元,与当年保费收入基本持平,随后两年,安心保险接连亏损3亿、4.95亿,2019年有所减亏,净亏损1.06亿元,加上2020年上半年的3258万净亏损,目前,安心保险已净亏超10亿。

净现金流方面,安心保险在偿付能力报告中直言,目前现金流存在一定压力,公司一方面继续加强保费收入的催收与管理,减少公司的坏账压力,同时为保证公司流动性指标,公司目前投资资产配置均以流动性资产为主;继续推动费控系统建设,以期进一步完善预算管控及支出管理。

持续亏损与现金流出对资本金的消耗,直观反映于偿付能力数据,而偿付能力作为公司经营的晴雨表与监管的重要指标,亟待提振。

协同可期,“药+险”的可能性

安心保险引入正大制药(青岛),除了在资金投资方面解近渴的需求外,或也有双向协同,延伸“药+险”产业链的期待。

公开资料显示,正大制药(青岛)为正大制药集团附属子公司,是一家新兴制药企业,产品主要聚焦于肝病、眼病、靶向药物、老年病、皮肤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医疗领域。

近年来,涵盖医、药、险、慢病管理等多环节在内的大健康产业链逐步打通,“打通产业链”“主业协同”“打造健康生态”成为其中各个产业的口头禅。尤其受互联网赋能影响,“药+险”“医+险”“保险+慢病管理”等模式,在机构频频进行双向布局的动作之下,逐渐成型、成熟。

有业内声音提出,目前国内就医,最大的支付方是社保,社保外需要商保覆盖的部分,也正是在先进疗法、耗材等方面。在作为社保补充的健康险领域,需要解决“医、药、养、护”的问题,其中,药是最好的切入点。

因关涉支付等核心数据,所以投资布局保险市场,成为不少大型药企的选择。大约在2016年开始,多家药企接连布局保险,莱美药业以1.6亿与爱尔医疗等机构共同设立爱尔保险;灵康药业发起设立长寿健康保险;康美保险拟设康美健康保险;东软集团参与发起设立阳光融合健康保险。尽管受制于监管环境变化,设立动作多数无疾而终,但药企扣响保险业大门的声音已经传来。

除大手笔投资布局外,也有不少药企选择与保险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如2018年,中宏保险与互联网药企1药网的母公司,111集团,进行深度战略合作,提出依托于互联网医药健康平台,双方整合打造互联网医药+保险的创新型健康产品,如针对特定人群的保障产品。

在产品端,如泰康在线与上药集团旗下镁信健康共同推出的“药神保抗癌特药保障计划”,将医疗险、肿瘤医疗服务以及特效药服务优化结合,进行保险在癌症用药领域的尝试。

对于医药企业而言,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全渠道营销布局正在搭建,消费者的购药场景、所需配套服务均有所丰富,“药+险”在延伸药品服务产业链、为健康险挖掘创新场景方面,皆有协同作用。

但其实,当落脚到具体操作之中,还是有不少难点难以绕过。比如,药品与保险销售所针对的消费者人群有所差异,或者说迥然有别;而当创新合作时,往往是针对某类药品的特定用药人群,这就需要保险公司进行配合进行产品创新,风险把控,也是难题。综合成本考量之下,“药+险”的突破口,还需要再具体地摸索。

不久前,业内即有传闻,刚刚完成D轮融资的水滴集团,有意通过入股安心保险,拿下互联网保险牌照。消息还未凿实,正大制药(青岛)增资安心保险方案首先明确。对于这家正在加速发展急需资金,而偿付能力又告急正待提振的安心保险来说,自然是救命之水。

目前,正大制药(青岛)入局安心保险,除资金加码外,是否有进一步战略协同,还未有公开消息,但对于健康领域协同价值明显的“药+险”模式而言,两者关系的想象空间,不该局限于“投资人”和“被投方。”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