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七部门:高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约,将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清单
受疫情影响,今年874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稳就业”当中的关键一环。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下称《通知》),从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清单、加快实施企业吸纳就业补贴、扶持毕业生创新创业、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专人服务等方面保障2020届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此前,部分高校被曝出存在逼迫学生签订就业协议等就业数据造假情况。围绕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障,《通知》明确提出,下一步将继续规范就业协议签订。具体而言,高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约,或劝说虚假签约;用人单位不得出具虚假用人证明,不得随意毁约;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得参与签订不实就业协议。未来,还将规范招聘市场秩序,依法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就业歧视等违法违规行为。
总体上,《通知》从落实毕业生就业保障、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两大维度出发,提出了七项措施。
开展专项摸排方面,将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清单,放开线上线下各类登记服务渠道,对登记毕业生逐一联系,摸清就业需求。在摸清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基础上,从加快岗位落实、扶持创业创新、提供不断线服务、加大困难帮扶、保护就业权益五大方面保障毕业生就业。
从加快岗位落实来看,措施包括加快实施企业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和科研助理岗位招录(聘)进度,挖掘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从业机会。此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将开设网店纳入自主创业范畴,自由职业加入了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种类。
从扶持创业创新来看,要求对创业毕业生普遍提供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推荐适合发挥毕业生专长的创业项目,优先安排经营场所,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措施。
从提供不断线服务来看,要求对未就业毕业生发放政策服务清单,推送针对性岗位信息,常态化开展专项招聘,加密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推进档案转递、组织关系转接、落户等“一站式”办理。
如何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通知》指出,将为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规划、职业体验、求职技巧等针对性职业指导,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开展大规模、高质量职业培训,对有培训意愿的毕业生应培尽培,并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此外,还将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和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毕业生、湖北籍毕业生开展专项帮扶,包括实施定制服务、优先服务,逐一制定求职计划,优先推荐就业岗位等措施。
(作者:刘美琳,实习生熊悦 编辑:耿雁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