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独家揭秘:疫情过后,北京健康宝将肩负更大使命
来源:法人杂志
◎文《法人》全媒体记者 李韵石
1月25日早上7点,一阵电话铃声从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大脑”)事业部总经理罗建萌的办公室响起。由于这一天是农历大年初一,办公区非常寂静,电话铃声显得急促而响亮。“建萌,来会议室开会,有任务。”正在值班的罗建萌接到CEO李浩浩的电话。
这个电话,算得上北京健康宝的起步。
日夜不休的一周
“当我推开会议室的大门,看见北京市经信局信息建设处处长刘旭正在向我们的CEO李浩浩布置任务。在随后的交谈中我得知,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制作一个大数据管理系统,用以统计北京市疫情防控的相关数据。”罗建萌告诉《法人》记者,最初的任务并不是创建北京健康宝,而是创建以大数据收集为主的北京市疫情防控数据报送平台(下称“报送平台”)和京心相助、京心相护两个软件系统,它们起初运行了北京健康宝的相关功能。
据了解,由于任务紧迫,项目之初没有任何资金支持,所有的研发人员都是自愿参加。但是,由于疫情,许多工作人员不能及时返回,只能远程参加,连电脑都是李浩浩和罗建萌以快递发送。
“从1月25日我们接到任务,到2月1日报送平台和两个软件系统上线运行,我们只用了7天时间。由于疫情防控的形式每天都在变化,中科大脑的研发人员通常都是晚上12点接到政府疫情防控部门的要求,而后通宵改写系统,到第二天早上六七点更新上线,这期间,大家轮番倒班,平均每人每天休息的时间仅有3个小时。”罗建萌说。
▲中科电脑研发团队
罗建萌给记者讲了两个故事。在研发团队中,有一个名叫小谭(化名)的小伙子,春节前回了老家,没有带电脑。因为他老家在农村,加上疫情防控,电脑没法递到他家里。小谭接到命令后,为了不影响任务完成,租用当地一个小超市的电脑,在那里的连续工作了10多天,吃喝都在那个超市。
另一个程序员小刘(化名)远程与罗建萌讨论技术问题时,突然就倒下了。“我当时听到电话那头‘嘭’的一声后,电话就断了。”罗建萌断定出事了,赶紧联系他的家人。5分钟后小刘给罗建萌打来电话说:“罗总,您放心吧,我没事,就是睡着了。”
守护3700万人
“2月7日,我们接到通知,说市委蔡奇书记要求我们以报送平台、京心相助和京心相护为基础,建立一个名叫‘北京健康宝’的软件,以扫码来解决人员的识别和记录。”罗建萌告诉记者,在北京健康宝创建之前,报送平台就已经完成全市16个区、300多个街镇7000多个社区的疫情防疫工作者信息记录,让首都的防疫工作告别了手填纸记得环节,同时京心相助完成了社区闭环管理,京心相护做到了楼宇人员的精准管理。
“我们仅用了4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北京健康宝的1.0版本制作。”罗建萌告诉记者,当时为了试验北京健康宝的准确性,他就用他的手机号,假设刚从武汉回京,并且在健康宝上做了登记,20分钟左右,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就打到了他的手机上,询问他从武汉回京的具体情况,无论罗建萌如何解释,社区工作者都要求他到社区报到。“虽然这个事件让我解释了很久,但是我很高兴,因为北京健康宝是成功的”。
2月15日,为了能使北京健康宝能够拥有一个好的前端入口,从而提高使用效率,中科大脑邀请微信团队和支付宝团队加入其中。中科大脑负责底层设计、软件的开发等,微信和支付宝负责面向公众的入口管理。到3月1日,北京健康宝正式与公众见面的时候,其实已经经历了上百次的更新,包含了10多个管理部门,覆盖了50多个行业的信息采集。截至目前,北京健康宝已经是3.0版本,超过3700万人使用了北京健康宝,使用次数已经超过30亿人次。
成为城市智能化管理的利器
“我们现在城市治理要求精细化,在未来疫情彻底结束后,北京健康宝将成为一个数字管理的基础设施,所记录的信息全部汇入政府云管理。”
据罗建萌介绍,北京市目前正在以北京健康宝为基础研究一个名为“城市码体系”的管理系统,在这个体系下人、车、物都将进行二维码识别及信息录入,做到城市建设管理的智能化。
在采访结束前,罗建萌告诉记者:“虽然我们很辛苦,但是与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相比,我们的这些付出都不算什么,他们才是抗击疫情的真英雄。”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