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蓝皮书:未成年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京沪早于全国平均年龄
9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蓝皮书指出,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生活学习,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
蓝皮书课题组对全国7至18岁的在校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显著高于我国总体互联网普及率(64.5%)。
此外,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首次触网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至10岁。对比2017年和2020年的数据发现,8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增多,表明未成年人网络“原住民”的特征越发明显。
伴随网络接入手段的日益普及和网络运用便捷程度的不断提升,城乡之间未成年人的网络普及率已几乎没有差别,“全民上网”已经成为当下未成年人的显著标签。
蓝皮书指出,在使用设备方面,手机仍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设备,超过80%的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随着智能家居和人工智能设备的发展和普及,12.4%的未成年人开始使用智能机器人上网,使用智能手表上网的未成年人达19.9%。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两地未成年人触网年龄较全国平均年龄更早,且“出生越晚,触网越早”的趋势更加显著。在网络学习、搜索信息等主动运用网络能力方面要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京沪地区未成年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水平更高。
此外,课题组还发现,微信较QQ的优势逐渐明显。调查显示,微信已成为未成年人最常用的社交软件,占比为55.8%。其中小学生比中学生更青睐微信社交。
澎湃新闻记者从蓝皮书课题组了解到,今年的蓝皮书是基于“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第10次全国调查。本次调查在全国抽样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抽取90所中小学校,就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对互联网的认知和态度、网络社交和自我表达、网络素养和网络保护等状况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万多份。另外,课题组还同上海团市委合作,在今年3、4月份完成了上海地区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问卷调查和研究报告。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