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汇局谈欧美超宽松政策:长期持续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上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9月25日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分析了主要央行为应对疫情冲击推出的超宽松政策,并表示,全球主要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加剧危机前业已存在的低利率环境,长期持续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上升和通胀风险。
外汇局认为,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机救助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一,速度快、力度大。以美联储为例,2020年3月到6月美联储扩表2.9万亿美元,显著超过2008至2009年的1.3万亿美元。同期,美欧日英四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合计增加5.7万亿美元,较疫情前扩大37%。
第二,政策直达实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救助对象主要是贝尔斯登等金融巨头。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央行均加大对受冲击更大的中小企业等私人部门的直接救助。例如,美联储与财政部合作,突破性通过大众企业贷款计划和薪资保护计划贷款便利,继大萧条后首度直接支持非金融部门中小企业信贷。
第三,本次危机救助的多项政策设计体现货币和财政协同。例如,美国财政部为美联储的融资便利提供资本金支持,以吸收可能的信用风险损失。
在专栏中,外汇局肯定了超宽松货币政策缓解疫情冲击,加快经济复苏方面的作用。
“央行宽松货币政策补足私人部门因疫情所产生的现金缺口,并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避免流动性危机转化为偿付危机,引发金融动荡。同时,超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低利率环境保证政府获得低成本融资,为大规模财政扩张创造条件。最后,低利率环境还有助于缓解去杠杆压力,加快经济在疫情后的复苏步伐,减少疫情可能带来的后遗症。”专栏称。
但外汇局同时提醒,需警惕低利率环境长期持续所带来的金融脆弱性上升和通胀风险。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国仍未得到控制,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短期难以退出,加剧疫情前已经存在的低增长、低利率以及高不确定性的困境,相关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具体来说:
第一,超宽松货币政策下,金融机构倾向于承担更高风险以获取高收益,造成金融体系脆弱性上升。
第二,低利率易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尽管遭受疫情严重冲击,但发达国家股票和房地产价格趋近历史高位。
第三,面对疫情,在政府“救助所有人”的政治压力下,财政可能不断推出新的救助政策,甚至迫使央行对债务进行货币化,超宽松货币政策一旦叠加财政纪律涣散将加大通胀上行风险。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