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银行股作为A股的“定海神针”,占总权重的比例达10%。不过今年受疫情滋扰、让利实体1.5万亿、控制利润增速、控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规模等影响,银行板块表现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港股四大内资商业银行,跌幅均超20%,部分银行的股息率超7%。与此同时,险资却十分热衷港股银行股,频频举牌加大配置。
昨日汇丰控股大涨近10%,今天内资银行股却大跌,其中招商银行港股跌幅最大达6%,平安银行跌3.33%。
9月28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有大行收到通知,监管机构近期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压降、控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房地产贷款规模。一位大行人士表示,监管年初就有要求,本年度新增涉房贷款不能超过全部新增贷款的一定比例,这一比例或为30%左右,但未见到发文。
或受此消息影响,今日银行板块走弱,其中股份制银行跌幅最大,领跌银行板块。
据统计,平安银行新增涉房贷款963.25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2.01%,与去年年末相比上升5.06个百分点,新增房贷居股份行前列。
有意思的是,与机构资金纷纷逃离、低配银行不同的是,险资却在逆势买入。
9月27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中国人寿9月21日通过沪港通从港股二级市场买入工商银行H股股份。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持有工商银行H股股份约43.59亿股,持股比例由4.9989%上升至5.0219%,构成举牌。此次增持资金来源为保险责任准备金。
截至9月21日,中国人寿持有工商银行H股股票的账面余额为159.67亿元,占该公司2020年二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40%。
此次加仓后,“国寿系”持有的工商银行H股股份达到约46.94亿股,持股比例由5.3846%上升至5.4077%。
其实,今年“国寿系”在二级市场上表现高调,从年初至今已经举牌6次。就在“国寿系”举牌的后两天,9月23日,平安资管耗资3亿港元增持汇丰,最新持股比例从7.95%增至8%,平均价为28.2859港元。
监管控制按揭贷款规模致银行股普跌?
“三道红线”已经让地产业为之一颤,此时收紧房贷款规模占比上限,让本就资金紧张的部分房企雪上加霜。不过此次收紧房贷款规模占比上限“躺枪”却是银行。
房贷作为优质资产,一直受银行偏爱,部分银行新增贷款中甚至有近一半的贷款属于放贷。此次监管机构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压降、控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房地产贷款规模将对部分银行造成影响。
或受监管消息影响,今日银行股普跌,股份行和大行跌幅居前,尤其是港股大行,工商银行H跌幅1.48%,创出近期新低;招商银行港股大跌6%,领跌内行股。
根据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招行个人住房贷款1.2万,占总额24.74%。而2019年末仅为1.1万亿,同比增长9%,与小微贷款增速持平,略高于信用卡贷款增速。
资料显示,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贷款新增2.99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24.7%。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约750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新增约2.29万亿元。
上半年,中国银行(维权)新增涉房贷款共3563.15亿元,其中房地产业贷款1236.64亿元,个人住房贷款2326.51亿元,新增涉房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6.68%,为六大国有行中新增涉房贷款占比唯一超过30%的银行。
相对于国有大行,股份行在房贷市场上显然更加“激进”。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4家股份行的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超过30%。其中,浦发银行占比高达49.31%,平安银行占比更是突破50%。
据统计,平安银行新增涉房贷款963.25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2.01%,与去年年末相比上升5.06个百分点。而这或许是平安银行今日大跌3.33%的原因之一。
此外,有分析人士认为,控制按揭贷款规模致银行股普跌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或许与近期银行和蚂蚁的渠道之争,引发业内对于零售银行业务模式的担忧。
2019年招商银行年报显示,实现非利息净收入842.97亿元,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39.72亿元,其中代理基金收入47.30亿元,占比20%,显然,代理基金收入占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较高。
银行估值历史“最低”,险资频频举牌
受疫情影响,大量实体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监管要求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债券利率等手段,让金融系统在今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此外,7月有报道称监管部门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建议适当控制上半年利润增速。一边让利实体企业,一边控制利润增速。市场对银行的预期降至冰点,资金纷纷“逃离”银行。
从年初至9月29日收盘,工商银行A股跌幅12.75%、建设银行跌幅11.14%、农业银行跌幅9.64%、中信银行跌幅15.02%、平安银行跌幅9.49%。
与A股跌幅相比,内行股在港股市场更加不受待见,频频创出新低,跌幅为A股市场两倍。从年初至9月29日收盘,工商银行H股跌幅29.79%、建设银行跌幅21.72%、农业银行跌幅25.95%、中信银行跌幅34.13%。在股价不断下跌之际,港股银行的估值也达到历史“最低”。
在A股市场中,银行股虽然总股本大,但是其中绝大部分流通股掌握在汇金、财政部、社保手中,且多年保持高股息分红,破受战略投资者青睐,这或许也是A股股价波动较小的原因之一。
与A股不同的是,工商银行的AH折价率达20%,一方面港股银行股的流通市值小,且港股市场的流动性远不如A股市场;另一方面港股市场的银行股定价权,落在了外资手中。外资担忧内资行的不良率在疫情影响下会爆发,且监管指导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资对其的估值体系。
不过与外资“逃离”港股银行股不同的是,国内险资在不断增持港股银行股。相对于A股银行股,显然港股的股息率更加诱人,按照目前的股价,工商银行H股的股息率达7.37%。而险资的投资收益率假设仅为5%,也就说险资只要通过股息就能达成投资收益率假设。
在险资年内的19次举牌中,11次举牌对象为港股公司。从行业分类来看,有5次举牌标的属于金融业,4次为地产业。而金融地产相对于其它板块,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等优势,完美匹配险资的权益资产需求。
作为寿险老大哥,中国人寿尤其偏爱港股银行股,今年以来,其多次举牌港股银行股。
6月1日,中国人寿公告增持并举牌农业银行H股,截至5月26日,国寿集团合并持有农业银行H股30.75亿股,约占农行H股股本的10.002%。中国人寿系首次举牌农行H股发生在2月19日。
除国寿系接连举牌农行H股、工行H股外,今年太平人寿也曾举牌农行H股。3月25日,太平人寿发布公告称,通过沪港通从港股二级市场买入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截至3月23日,太平保险集团整体通过太平人寿合计持有农业银行H股15.45亿股,约占该上市公司H股股本的5.03%。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二季报数据,保险资金二季末持有的银行股持仓市值超3000亿元,占二季度末保险持仓市值比例超过55 %。
在外资、基金纷纷减配、低配内资银行股之际,险资逆势举牌,再加之估值偏低,此时的银行股或许是一个“人弃我取”的好上车时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