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人物 |
李礼辉
资深银行家与金融学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互联网金融业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曾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银行行长、海南省副省长、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在国际金融、金融科技、银行管理、并购重组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且颇有成就。多次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国经济年会等国际国内顶尖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在重要报刊和经济金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李礼辉谈中国法定数字货币
具有法定地位、国家主权背书、发行责任主体的数字货币构成法定数字货币,或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英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等国中央银行5年前宣布启动数字货币研发。不过,数字货币必须应用的数字技术,包括共识机制、分布式账本、加密算法、对等网络等区块链技术,目前还无法达到规模化市场的高并发需求。因此,关于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路径,各国尚未作出抉择。
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法定数字货币具有潜在的好处。一是可以替代现钞,节省现金流通的成本。法定数字货币可以便捷支付、无现钞支付,有利于节省现金流通成本,有利于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运用效率,有利于防范假币。特别是在偏远而又辽阔的地区,在线上交易以及跨境支付的场景中,能够成为可靠的、低成本的支付工具。二是可以强化支付系统的公共属性,推进普惠金融。法定数字货币可以点对点支付、端对端支付,能够为公众提供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支付工具,节省交易成本,甚至可以不再需要商业银行账户,不再需要商业银行中介。三是可以确保金融交易的可靠性,拓展数字资产市场。在数字资产市场中,法定数字货币应用智能合约和密钥技术,能够按照商业约定和法律规定自动执行价值转移。四是可以精准调节货币供应,加强货币流通市场管控。中央银行可以拥有实时、完整、结构化的货币流通数据,有利于实现货币供应总量的精准调控。资金流信息可以实时观察、全程追踪,从反腐败、反洗钱、反恐融资、反逃税的角度看,能够实现更好的管控效果。当然,对于如何管理法定数字货币可能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有关方面也会作出深入研究和审慎决策。
2020年4月,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开始在深圳、成都、苏州、雄安进行小范围试点,这是全球第一个投入试点的法定数字货币。我国人口数量和市场规模居全球之最,必须实现高并发市场中数字货币工具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是采用并行技术路线,坚持中央银行中心管理模式。权威专家认为,“现有区块链技术无法达到超大市场零售级别的高并发需求”。基于这样一个判断,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目前应该会保持技术中性,不依赖单一数字技术。重要的是,中央银行将会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以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可靠性,保证货币调控的效率。二是采用双层运营投放体系,传承间接发行模式。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采用双层运营投放体系,维持“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公众”的间接发行模式,以保持现行的货币市场运行机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传承现行模式的好处是节约和稳健:不必另起炉灶再造金融基础设施,有利于节省投资;不必除旧布新重构货币发行与管理格局,有利于管控风险;不必瞻前顾后衔接不同特性的货币发行模式,有利于稳定市场。三是采用“账户松耦合”方式,替代流通中现金。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电子化支付工具,采用的是“账户紧耦合”的方式,需要绑定银行账户,需要通过银行账户才能进行价值转移。在实名制的账户管理制度下,无法实现匿名支付的需求。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可能采用“账户松耦合”加数字钱包的方式,可以脱离银行账户实现端对端的价值转移,减轻交易环节对金融中介的依赖,并且可以实现“可控匿名支付”。
目前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设计只限于替代流通中的现金。它将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一是去现钞,让日常生活更简单。近五年,由于微信支付、支付宝占领了零售支付市场,我国的现钞交易和ATM交易已经大幅缩减,银行卡成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账户卡,退守大额支付市场。法定数字货币必将加速去现钞的进程,而且可能在大额支付市场中逐步替代银行卡。二是去中介,让金融竞争更充分。法定数字货币技术上可以脱离网络、脱离银行、脱离账户执行价值转移。这将导致银行账户“松绑”。金融消费者一旦减少了对银行账户的依赖,就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金融服务和金融机构,金融竞争也将更加充分。金融机构过去依赖规模化经营才能获得的成本管理和获客能力优势,未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能力。这将改写金融市场竞争的格局。
尽管法定数字货币具有区别于微信支付、支付宝的行政权威地位优势,但最终能否替代传统货币形式,取代新兴的电子支付工具,成为主要货币形式和主要支付工具,将会是一个市场抉择的过程。而影响市场抉择的要素是:使用是否更加便捷,流通成本是否更低,大众是否乐意接受,从而是否能够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
——选自《中国金融》2020年第19-20期 《中国支付史C端的五个第一》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