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年难掩生存“窘”私募演绎“冷暖”行情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时间:2020-10-12 07:40:25


原标题:丰收年难掩生存“窘”私募演绎“冷暖”行情

头部私募赚钱效应显著

前三季度A股市场显著的结构性行情,让不少私募的业绩持续走高,一些私募产品已经实现收益翻倍。格上理财有数据统计的69只股票型私募基金中,某私募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达105.38%;另有两只私募基金收益率超80%,9只收益率超60%,18只收益率超50%。69只股票型私募基金中,有64只今年以来实现正收益,占比达92.8%。

某三方机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纳入统计的15781只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27.77%,大幅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15.99%的涨幅,其中89.94%的基金实现了正收益。

而在众多私募基金公司中,百亿私募的业绩尤其亮眼。据上述第三方机构不完全统计,在国内51家百亿私募中,44家有产品净值更新数据的百亿私募今年前7月平均收益率为22.33%,大幅跑赢同期大盘指数。其中,股票策略百亿私募今年前7月的平均收益率达26.07%。

为投资者赚到可观收益的同时,不少私募也赚得盆满钵满。据沪上今年业绩居前的某私募透露,2019年年末其规模在80亿元左右,截至9月底,其公司产品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在70%左右,若以60%的超额收益来估算并从中计提20%的业绩报酬,则公司实现收入可达9.6亿元。公司目前约有30人,人均收入高达3200万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股票多头策略私募前端管理费约为1%-1.5%,后端业绩报酬多在20%左右。据业内人士透露,不少百亿级私募今年以来产品业绩约在50%左右,按照私募行业一般5%-10%的业绩比较基准,超额收益约为40%,按1%的管理费和20%的业绩报酬计算,一家百亿私募今年收入至少为9亿元。

百亿级私募大扩容

在显著赚钱效应的加持下,私募产品销售持续火爆,叠加新产品密集备案,私募证券基金规模迎来激增,百亿级私募显著扩容。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彤源投资、迎水投资、礼仁投资、正心谷资本、东方港湾、林园投资、汉和资本、于翼资产、煜德投资、宁波宁聚等十余家私募晋升百亿级行列。截至7月底,国内证券类百亿级私募管理人已经增至51家。

一位私募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百亿级私募迅速扩容,一方面是在A股走出独立行情的背景下,产品赚钱效应显著;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大幅下行,在资金面合理充裕的情况下,权益市场吸引力显著。

新产品密集备案也成就了私募规模的增长。基金业协会备案数据显示,上海迎水投资今年以来共备案164只新产品,上海高毅资产备案了154只,广州市玄元投资备案了111只,深圳市林园投资备案了82只。

近两年量化策略的优异表现,也让不少量化私募产品大幅吸金,从新产品的备案情况来看,宁波灵均投资今年前三季度备案了121只新产品,上海明汯投资备案了112只,宁波幻方量化备案了86只,上海衍复投资备案了79只,九坤投资备案了76只。

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末,存续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48522只,较2019年年末增加7123只;存续规模3.15万亿元,较2019年年末增加0.7万亿元。

行业分化加剧

虽然证券私募整体迎来丰收年,但仍有不少私募面临业绩不佳、产品清盘、规模上不去、掉出百亿级行列等窘境。

上述三方机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在今年整体收益可观的情况下,仍有10.06%的私募收益为负。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基金业协会的私募基金备案数据发现,今年备案的证券私募产品中,已有155只产品提前清算,甚至有两只私募基金产品9月刚完成备案就提前清算。

不少小私募也因为规模难有突破而烦恼。“公司成立已经几年了,从无到有容易,要发展壮大真的不简单。我们的投研体系、内部治理都在逐渐完善,但规模一直没见起色。看到头部机构的明星基金经理发产品,瞬间就被一抢而空,我们着实很羡慕。”一家规模在5亿元左右徘徊的私募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

在百亿级私募大幅扩容的同时,头部私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有一些新兴私募昙花一现,还有一些过往的头部私募也面临规模缩水的困境,个别头部私募甚至跌出百亿级私募的阵营。

某大型私募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产品清盘、规模下降,并不是今年业绩不好,主要原因是公司策略在前几年进行过一次大调整,不少老客户更青睐之前的策略,而不适应新的策略,因此在存续期满后,就陆陆续续退出。

一位百亿级私募人士透露,业绩成就规模,百亿级私募上半年业绩分化,主要原因是投资风格不同。“今年上半年一些成长策略的私募表现相对较好,而我们是低估值策略,上半年表现很差,但风格也不能变来变去,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客户坚持不下去就赎回了,百亿出头的规模就很容易掉出百亿级阵营。”

有私募人士指出,私募行业内竞争激烈,不少老牌私募成为业内常青树,也有机构大起大落。做大、做长久的关键,一是要用业绩说话,能为投资者持续、稳健地赚钱,不断打磨投研体系;二是要严控合规风险,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绝不能在合规问题上越线。

看好第四季度行情

今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赚钱效应明显,第四季度是否还能维持?展望后市,私募普遍认为市场将维持震荡向上的走势,结构性行情依然值得期待。

泊通投资董事长卢洋表示,目前全球经济仍在复苏趋势中,疫情二次发酵并未对经济带来显著影响,尤其是国内,经济修复的支撑力量已经由逆周期的地产基建逐步过渡到消费、服务业和制造业投资,经济的内生动力有所增强。十一假期消费的复苏力度也较强。因此,如果有外部变量的冲击,在估值并未显著高估,拥挤度有所缓解的市场背景下,应该更多被理解为“机会”而非“风险”。

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认为,未来市场还将呈现结构分化的行情,而且分化会更加极致。虽然当前有观点认为有些股票相对有点贵,甚至觉得已经有泡沫浮现,但张可兴表示,还是有少部分的股票从未来三至五年来看很便宜,具有非常不错的成长空间。短期来看,张可兴认为市场将维持震荡向上的行情,而且这种行情的持续性会远超市场想象。

在具体的配置方向上,私募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分歧。星石投资表示,回首过去的三个季度,投资机会如同接力赛,有序出现。展望第四季度,从自上而下的视角来看,经济复苏的确定性较高,基本面修复带来的上市公司业绩改善,将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期的主要驱动因素,业绩伴随经济修复不断改善的顺周期成长板块可能会更好。相比之下,科技板块长期向好,但是前期涨幅较大,部分企业未来的成长性有一定透支,性价比有所下降。具体来看,有色金属、高端装备、可选消费和交通运输等细分领域是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

卢洋表示,预计顺周期板块的投资逻辑会持续发酵,“地产+科技”的核心组合目前来看比较适合当下市场。地产近期销售数据持续良好,顺周期逻辑通顺。科技板块在连续深度调整后,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足够调整的背景下,做多窗口期可能出现。

鸿道投资创始人孙建冬则并不看好顺周期板块第四季度的机会,他表示,从全球主要国家的政策变化和股票市场的选择来看,市场进攻的方向明显趋于集中,大金融、顺周期、医药板块将趋于平淡,光伏、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板块将成为第四季度市场上涨的主要方向。

前三季度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显著,不少私募机构的业绩持续走高,规模也水涨船高。同时,亮眼的业绩也使得私募产品持续吸金,不少机构密集备案上百只新产品,更有十余家机构晋升百亿私募行列。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整体迎来丰收年,但仍有不少私募面临业绩不佳、产品提前清盘等窘境。除了部分小私募因规模难有突破而烦恼外,头部私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个别头部机构甚至跌出百亿私募的阵营。前三季度赚钱效应明显,第四季度市场如何走?展望后市,私募普遍认为市场将维持震荡向上的走势,结构性行情依然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张凌之王宇露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