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0亿理财与1500起投诉 中公教育遭监管层点名背后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市场快速增长,按以往惯例,十一假期过后,公务员考试报名即将开始,随之而来的,有着“公考第一股”之称的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公教育”,002607.SZ)的招生也即将回暖。
不过,与亚夏汽车的三年对赌即将到期,中公教育上半年业绩全面亮红灯,营收同比减少22%,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降幅近150%,均为亏损。
不止如此,作为唯一一家市值过千亿的职业教育机构,中公教育因持续“清仓式分红”受监管关注,“退费难”屡遭投诉,品牌口碑维系“压力山大”。
《投资者网》就上述问题致函中公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回复。
下半年完成“对赌”压力巨大
中公教育创办于1999年,是一家大型的多品类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广大知识型人群,主营业务横跨招录考试培训、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培训等3大板块,提供超过100个品类的综合职业就业培训服务。
中公教育2020年上半年营收28.0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37亿元,同比下降22.8%;扣非净利润为-3.68亿,同比下降177.8%(见表1)。
对于亏损的原因,中公教育解释称,“公务员省考联考延后近4个月,上半年其他招录考试也有一定程度的延期,在协议班占比较高的情况下,考试延期使得报告期收入确认与实际经营情况发生了较大的背离。”
事实上,受疫情影响,各类招录考试延期,对整个教育培训行业造成巨大冲击,中公教育也无法避免,然而特殊之处在于,中公教育有一份为期3年的业绩对赌协议即将到期。
2018年12月,A股上市公司亚夏汽车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告,中公教育作为全品类职业教育机构,以100%的股权作价185亿借壳上市并更名。彼时,中公教育与亚夏汽车签订对赌协议,承诺在完成资产重组之后,中公教育2018年至2020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少于9.3亿元、13亿元、16.5亿元。
2018年、2019年中公教育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11.13亿元、17亿元,已经超额完成,按照前两年增速,完成2020年目标16.5亿元应该不成问题,然而上半年疫情使得其扣非亏损3.68亿,按照其对赌协议,因业绩补偿与累积扣非净利润相关,下半年须至少完成13.35亿元的扣非净利润。
根据其2018年12月1日发布的《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当期补偿金额=(截至当期期末累积承诺净利润数-截至当期期末累积实现净利润数)÷利润补偿期限内各年的承诺净利润数总和×中公教育本次交易作价-累积已补偿金额。
有研究表明,上半年国家在扩招公务员、教师等公职岗位稳就业方面密集出台政策,扩大公共部门就业,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招录人数增长,扩招态势得到确认和强化,风口上的中公教育潜力巨大。另外,中公教育在新业务拓展上有不少举措。中公教育向《投资者网》表示,“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新模式打样,公司采用了招录板块成熟的小班面授、专业研发、规模化专职师资和全过程学习管控的新模式,考研辅导业务已经进入规模化快速增长的轨道,将带动全行业向新模式转型,不断做大赛道规模。”
谈及考研、医疗、IT等新业务,中公教育向《投资者网》表示,“未来,公司将抓住招录回暖时机和教师、医疗、基层服务等门类稳就业扩招的机会,持续探索新的细分赛道。”
不过,与亚夏汽车的三年对赌协议期限所剩不多,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中公教育要完成13亿的扣非净利润,压力并不小。
1500多起投诉量与监管层点名
半年报中提到,“协议班”占比较高,正是因为“考试延期导致协议班的收入确认与实际经营情况发生了较大的背离。”直接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而“协议班”为中公教育带来的,不止如此。
据了解,“协议班”是指在报名时以“不过退费”为前提,先行缴纳报名费用,待考试成绩公布后,若考生未通过考试,则根据签订协议的不同,有的可100%全额退款,有的则扣除部分学杂费后退还。
7月13日,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谨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消费警示。其中,点名公示了4家投诉数量较大的教育培训机构名单,中公教育就在其中(见图)。
黑猫投诉平台上,键入“中公教育”后查看搜索结果,中公教育投诉量1576起,大部分与“退费难”有关,另外,还有一部分投诉涉及“虚假宣传”,情况包括“试听课是否计费前后说法不一致”、“上课地点变更”等。有一名用户提道,“专升本寄宿制说的是在济南章丘上学,在开学报道的前几天招生老师就突然给我说因疫情原因先上潍坊上一个月,一个月之后就回来,到月底再问招生老师,又成时间不确定了。”
用户申请退费的原因则主要有考试延期,以及师资和教学质量等。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一位在春节期间参加过中公教育2万元协议班的考生表示,受到疫情影响,自己报名的线下协议班反复改变上课形式,“行政效率低,流程混乱,发生问题就开始踢皮球”。另外,动辄好几万的培训费对于工薪阶层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在考试具体日期一再延期之下,选择“先退费后再看情况报班”的不在少数。
上千条退费难的投诉,是否说明中公教育账上资金紧张?
“百亿投资理财”钱从哪儿来?
中公教育因2018年、2019年“清仓式分红”收到过深交所问询函,被问及是否会造成流动资金短缺,据财报,2018年、2019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分别高达14.19亿、14.80亿,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123%、82%,占当期可供分配利润的99%、97%。
中公教育在4月8日的回复函中称,“公司以预收学费的方式开展业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较好。”然而“不过包退”的协议班因退费延期、退费困难频遭点名和投诉,似乎又与现金流情况较好的说法相悖。
而这种现象背后,是中公教育投入上百亿用于“投资理财”。据财报,中公教育2018年投资支出171亿,2019年投资支出270亿,2020年上半年为179.7亿,逐年上升。
根据中公教育历年经营现金流和投资现金流的对比图不难发现,其投资支出远超经营收入(见表2)。
有培训行业从业人员向《投资者网》提道,“一般情况下,考生会提前半年到一年就开始准备,假设考生在考前5个月报名备考,加上等待笔试1-2个月,退款周期1-2个月,那么未通过考试的协议班学员缴纳的报名费,会作为预收款,在中公教育的账面上停留至少7个月。这为其投资理财准备了相当大的空间”。因此,有不少用户在投诉平台上质疑,学员预付的学费被中公教育用来投资理财,账上现金被占用,因此退费一拖再拖。
截至9月30日,中公教育股价收于32.63元,总市值2012亿。作为一个市值2000亿的教育机构,一边大举投资理财,一边“清仓式分红”,却因“不过包退”的协议班退费难频遭投诉和点名。
随着十一假期结束,培训市场招录逐渐回暖,中公教育如何完成下半年13亿的扣非净利润?而比业绩对赌更为迫切的,是“公考第一股”如何维持自己的品牌声誉,《投资者网》将持续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