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手机被偷后有多可怕?如何自保?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0-10-13 11:38:45


原标题:警惕!手机被偷后有多可怕?如何自保?

来源:金融时报

日前,一篇描述因自己手机失窃信息被盗,带来一系列经济损失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作者手机失窃,而偷手机的犯罪团伙又相当“专业”,在很短时间内就破解了作者设置的各种安全屏障,并用作者的信息办理了网络贷款……种种操作,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 文章截图。↑ 文章截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和发展,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网络购物、移动支付日益普及。手机已成为互联网终端的“主角”,移动支付广泛应用带来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05亿,较2020年3月增长4.8%,占网民整体的85.7%,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连续三年居全球第一。

漏洞在哪?

记者梳理发现,手机失窃后,运营商、银行、移动支付、电商平台、网贷平台等都存在安全漏洞,从而让犯罪团伙可以不断反挂失、解锁,并进行绑定和转账。那么,为了确保迅速升级的移动应用安全,作为第一道关口,运营商的业务流程是否应该再优化?截至记者发稿时,三大运营商对这一问题暂未明确回应。

360安全研究员俞奎对记者分析说,在这个案例中,手机失窃导致的安全问题,从攻击角度来看,存在漏洞的实体均没有考虑手机号验证的可信问题,即平台验证的是设备,设备在谁手中,谁就是设备的“主人”。

北大科技园创新研究院产业研究分析师李朕告诉记者,当前,用户在进行各类APP的注册、使用以及快递信息在线填报、家庭充值缴费等活动时,会无意泄露个人的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以及家庭住址等。在用户发觉信息被盗用时,首先会想到让运营商进行号码冻结,但随着犯罪分子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造成信息差,使得运营商对此毫无办法,不能及时辨别两方身份真假,贻误追回损失的时机。

李朕表示,犯罪分子往往将目标锁定在高频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年轻人身上,同时选择在运营商、银行等下班的时候进行作案,比如傍晚。在手机被窃取后迅速转移至犯罪团伙窝点,并进行流水化作业,包括信息窃取、信息利用、网贷办理、资金提现等一系列操作,最终达到利用受害者信息进行大量资金的套现和转移,侵害被害人财产。

如何保护我们的信息安全?

“近来,许多平台发布的APP都加入了金融功能,推动用户使用个人信息简化办理信贷业务,其所需用户信息较少,安全性较低,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操作空间。”李朕说。

从具体操作情况看,运营商和应用平台应提升安全验证手段,帮助用户做好信息安全管理。

那手机用户又该如何防范?

日前,海南的陈先生家中失窃,被盗走一部手机及现金若干,没过多久,在警方的提醒下,陈先生发现银行卡内的钱也被转走。

陈先生想不通,自己既没有开通支付宝,也没有将微信绑定银行卡,为什么银行卡上的钱会不见了呢?

后经警方查明,犯罪嫌疑人在入室实施盗窃的途中将被害人的银行卡、身份证拍照带走,后用所拍的照片,直接绑定在微信账户和支付宝账户上。

就这样,对方利用绑定银行卡的方式,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将陈先生的11万多元全部转走。

针对此类案件,警方提醒:

一、手机内不要存放身份证等证件和银行卡的照片、扫描件!

二、手机被盗或丢失后,要立刻挂失手机卡和银行卡!

三、若发现资金被转走,要立刻联系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将资金进行冻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