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大公国际 赵士英、杨 雪
2020年,新医改加速推进,成效显著,一系列鼓励和规范医药创新的政策相继出台,后疫情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医疗服务改革新的突破点,长期来看,“强化监管”、“控费降价”和“医药创新”仍是医疗改革重点。从细分行业来看,受疫情影响,原料药价格波动出现分化;随着一致性评价的逐步深化和仿制药竞争环境的规范,化学制剂市场分化加剧;中药材价格低迷,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持续受限;血制品行业景气度回升,行业供需持续改善;疫苗强监管成为常态。2020年,医药行业受疫情的催化较为显著,但并未改变行业长期发展趋势,预计,2021年医药制造业信用质量整体将保持稳定。
行业政策:新医改加速推进,成效显著,一系列鼓励和规范医药创新的政策相继出台,后疫情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医疗服务改革新的突破点。
供求关系:老龄化等因素将稳步推动医疗消费的持续性需求;“供给侧”和“支付端”改革的深入将推动医药产业结构性调整。
行业盈利:药企业绩承压,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集中度或将迅速提升。
债务负担:行业期末存续债券仍集中在高级别主体,在一年内到期略有集中,存在一定债务滚动压力但总体规模一般,整体偿付压力不大。
信用质量:2020年部分企业因内部治理问题、流动性紧张等个体问题出现级别下调情况,但医药制造行业存续债券仍以高级别主体为主,预计2021年医药制造业信用质量整体将保持稳定。
行业政策
2020年,新医改加速推进,成效显著,一系列鼓励和规范医药创新的政策相继出台,后疫情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医疗服务改革新的突破点;长期来看,“强化监管”、“控费降价”和“医药创新”仍是医疗改革重点。
2020年以来,新医改加速推进,药品注册及生产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集采进入常态化阶段并向医疗器械扩围、医保支付方式不断优化。7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对药品注册及生产的管理、监督检查均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和完善,在政策层面上鼓励创新,强化监管红线的同时提高药品申报效率和监督管理效率。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品种及范围持续扩大,随着第三批集采落地,集采品种已由前期25个快速扩容到112个,全国集采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冠脉支架国家集采于11月5日落地,量价分离的采购模式可能转变行业竞争格局。10月,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模式试点工作正式展开,相较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DIP付费执行难度更小、速度更快,是DRGs的有力补充;而且在DIP付费模式下医院无法预估医保资金分配量,医保支付进一步由“按服务数量”向“按服务质量/价格”转变。多项改革举措在2020年实现落地和完善,医疗“供给侧”和“支付端”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为医药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
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仿制、创新药进入竞争新格局,相关政策持续鼓励药企创新转型。2020年5月,注射试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正式启动;8月,2020年版国家医保目录发布,将已纳入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的药品调入医保范围;9月,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征求意见稿下发,规定首仿药可享有12个月独占期,将首仿药纳入专利模式保护。大公国际分析师认为,行业政策持续向医药创新倾斜,着手规范早期医药创新竞争机制,仿制药生产企业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线问诊、远程会诊等线上诊疗服务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和“信息化”将成为医疗服务改革新的突破点。
大公国际分析师认为,2021年,“供给侧”和“支付端”改革将继续推进,全国集中采购将进一步常态化,新医改不断推动医药产业向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发展,医药创新将促进存量市场的结构调整;长期来看,“强化监管”、“控费降价”和“医药创新”仍是医疗改革重点。
供求关系
人口老龄化、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将稳步推动医疗消费的持续性需求;随着“供给侧”和“支付端”的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药产业环境将持续进行结构性调整。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放缓和消费支出规模的下降,人均保健支出同比小幅下降;但随着国内老龄化加速,居民对医药消费尤其是高端产品和服务依然具有持续性需求。2020年1~9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增长2.8%;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23元,同比下降3.5%;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338元,同比下降5.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0%。同时,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2019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4.0亿,其中65岁以上人口2.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飙至11.9%。同时,我国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相对较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将进一步带动医疗消费的增量。人口老龄化、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将稳步推动医疗消费的持续性需求。
医药商品与生命健康和居民生活水平直接相关,产品质量和价格都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和管理。大公国际分析师认为,随着“供给侧”和“支付端”的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药生产企业将持续面临注册审批趋严、招标采购降价、集采竞争激烈等考验,医药产业环境将持续进行结构性调整。同时,疫情提升了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速度和医疗卫生系统的基建投资,将进一步有利于医药企业的长期向好发展。
行业盈利
随着新医改的进一步深入,药品价格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药企业绩承压,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随着一致性评价的进一步深化和仿制药竞争环境的逐步规范,化学制剂的市场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受疫情影响,原料药和中药材价格出现小幅波动,生物制药景气度将持续回升。
2020年,医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50%和12.80%,呈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11月末,医药制造业总资产规模为37,151.90亿元,同比增长11.10%,资产负债率为40.98%,整体资产负债率较低。大公国际分析师认为,预计2021年,随着新医改政策进一步落地执行,药品价格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独占期等政策将进一步推增药企研发支出;药企业绩承压,行业整体面临结构性调整,集中度或将迅速提升。
化学原料药方面,2020年化学原料药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但维生素各品种和抗生素类中间体价格波动出现分化。2020年3月以来,海外疫情持续发酵,维生素需求旺盛,尽管国内生产逐步恢复,但仍面临供给紧张局面,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维生素D3的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在5月达到峰值;随着疫情逐步得到防控和国内生产全面复工复产,维生素主要品种价格出现回落;整体来看,部分维生素品种均价同比小幅增长。2019年3月响水爆炸事故导致部分抗生素企业正常生产受到影响,叠加海外疫情蔓延、需求增长,主要抗生素中间体价格波动出现分化。特色原料药和激素类中间体生产整体保持稳定,在带量集采全国常态化推广的影响下,价格同比小幅下降。大公国际分析师认为,随着海外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全国药品集采稳步推进,下游需求趋于稳定,供需恢复平衡,原料药价格将回归稳定。
化学制剂方面,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保体系的完善,刚性需求推动化学制剂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但国内化学制剂生产仍以仿制药为主,市场集中度较低。大公国际分析师认为,随着一致性评价的进一步深化和仿制药竞争环境的逐步规范,药企加大投入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强,化学制剂的市场结构或将迎来新的变革,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分化加剧。
在创新药方面,随着医保准入的提速和医保谈判中创新药准入数量的增加,传统低水平、高重复的创新模式竞争优势减弱,国产创新药利润空间进一步趋薄;随着创新药放量速度的提升和医保谈判的成熟,创新药生产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研发实力仍然是未来药企发展的核心支撑。大公国际分析师认为,研发实力强劲、研发品种稀缺的制药企业盈利空间更为广阔,行业集中度有望大幅提升。
中药饮片、中成药方面,从上游原材料价格来看,2020年受中医药抗疫效果显著等热点事件影响,中国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走势小幅上扬后逐渐趋于平稳,指数点位较长时间处在175点左右,整体仍处于低迷状态。2019年以来中药饮片整治力度较大,抽检频繁,并且对部分抽检不合格批次生产企业进行行政处罚。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对中药农残问题做出明确要求,中药饮片监管更为严格。同时,随着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实施、一致性评价工作逐步深入以及新药典发布,对中药材品质要求提高,优质中药材的稀缺中药材品种两极分化明显加剧。此外,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中医药诊所问诊人数大增,利好中药未来出口,但受制于准入制度、文化差异等因素,在国外销售尚未形成规模。大公国际分析师认为,医保控费下中成药招标降价以及医院端降低药占比的改革,使得临床应用时对辅助用药中的中药种类加以严格限制,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会延续,对部分中成药企业产生一定影响。国家对新药的审核谨慎,企业研发回报率低,预计中成药企业将回归传统用法,使用经典名方;面对提高药材质量要求,“企业化”、“规模化”种植是中药材标准化的唯一出路。
血制品方面,从批签发端看,2019血制品行业去库存基本完成,2020年血制品批签发整体提升明显,其中免疫球蛋白因对免疫调节作用明显,疫情期间需求增长明显。大公国际分析师认为,2020年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海外采浆量持续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特别是二季度影响最大,预计随着海外进口量减少,2021年血制品行业供需将进一步改善,景气度持续提升。
疫苗方面,2020年,我国疫苗行业累计批签发量同比增长14.39%,批签发情况总体较好,其中一类苗批签发同比变化不大,二类苗批签发同比增长34.76%。另外,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居民对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关注度较高,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批签发量涨幅较大;新冠疫苗方面,全球已获批上市新冠疫苗共5款,加之对用于疾病预防、控制急需的疫苗和创新疫苗加速审批,为疫苗上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预计2021年新冠疫苗进入市场放量期。此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实施以来,各省市纷纷制定相关疫苗监管质量管理手册或者开展疫苗质量专项监督检查,将疫苗强监管落到实处,确保每支接种疫苗可全链条追溯,疫苗管理进入强监管时代。大公国际分析师认为,预计2021年疫苗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增长态势,行业优胜劣汰加速,质量标注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但强监管仍将持续,规模化、集约化和创新性成为疫苗生产企业长期发展方向。
债务负担
2020年,医药制造业新发债券规模同比小幅增长,短期债券占比较高,长短期债券结构保持稳定,仍集中在高级别主体;行业期末存续债券在一年内到期略有集中,存在一定债务滚动压力但总体规模一般,整体偿付压力不大。
从发债情况来看,2020年,医药制造业共发行75支债券,发行金额为475.89亿元,同比小幅增长2.78%。从债券结构来看,新发行债券以超短融、短融等短期化债券和中长期公司债、中期票据以及可转债为主,整体结构保持稳定。
从发债企业级别分布看,2020年,医药制造业新发债主体共34家,其中AAA级别主体5家,AA+级别主体14家,AA级别主体9家,主体级别以AA及以上为主,AA+及以上发债级别的主体个数有同比增加2家,受可转债发行大幅增长影响,AA级别主体同比增加7家。总体来看,发债企业仍集中在高级别主体,信用资质整体较高。
存续债方面,截至2020年末,医药制造业共有存续债券158只,合计1,133.02亿元,其中存续规模较大的债券种类主要是企业(公司)债、中期票据和可转债,分别占比42.64%、35.44%和12.39%,中长期类债券品种占比超过90%。从期限结构来看,医药制造业存续债券中1年以内到期金额为430.09亿元,占总余额比例为的40.67%,且债务新增中短期占比较高,存在一定的债务滚动压力,但医药制造行业融资以权益融资为主,信用债融资规模一般,整体偿付压力不大。
信用质量
2020年部分企业因内部治理问题、流动性紧张等个体问题出现级别下调情况,但医药制造行业存续债券仍以高级别主体为主,预计2021年医药制造业信用质量整体将保持稳定,但需关注政策调控和疫情发展对行业的影响,企业应以开放积极地心态应对行业改革与升级。
2020年,医药制造行业级别变动为9家,其中级别上调1家,级别下调8家,且部分企业多次出现下调级别的情况。从上调级别的情况来看,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更,由装备制造变更为医药生产,资产规模、收入及盈利水平均显著提升,且医药工业板块竞争实力稳步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从下调级别的情况来看,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失去对重要子公司的控制权,且其内部治理存在较大问题,收入大幅下降且出现大额亏损。2020年2月,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受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事件持续影响,“15康美债”未能如期偿付,出现首次违约。湖南景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量价呈下滑趋势,期间费用率快速攀升,同时计提商誉减值,盈利和获现能力弱化,出现大额亏损,面临较大短期偿债压力。山东未名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下降、净利润规模较小,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被采取监管措施,财务报表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实际控制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济堂医药有限公司收入和盈利水平大幅下滑,流动性紧张、银行借款发生逾期且尚未全部偿还、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以及控股股东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吉林神华集团有限公司由于流动性紧张未能按照约定足额偿付到期“17神华01”,并由担保方履行担保代偿责任。2020年以来,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销售下降,控股子公司出售事项尚未完成,加之目前账面货币资金较少,偿债压力较大。2020年12月,延安必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资金较为紧张,未能兑付“18必康01”构成实质性违约。总体来看,医药制造企业逐渐呈现差异化趋势,部分企业因内部治理问题、经营业绩下滑、流动性紧张等个体因素被下调级别,但医药制造行业整体存续债券仍以高级别主体为主,整体信用质量将保持稳定。
大公国际分析师认为,2020年以来,疫情期间医院端诊疗服务受到限制,致使医药生产、消费活动受到冲击,但同时也催化抗疫相关领域的需求爆发式增长;但三医联动、控费降价总基调不变,药品及耗材带量采购工作逐渐常态化,行业以优化结构为重点,向提升药品质量、优化用药结构和鼓励创新升级的方向发展,企业应以开放积极地心态应对行业改革与升级。同时,随着新医改的进一步深入,药品价格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药企业绩继续承压。综上,预计2021年医药制造业整体信用将保持稳定。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