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突发!绝佳窗口期 中国或出重磅政策 现在就等美股崩盘了!
来源:外汇头条
身处大时代,所见皆为历史。
等了几十年,外汇领域的一系列重磅政策,或许即将出台!
2月1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叶海生接受采访时表示:研究论证允许境内个人在年度5万美元额度内开展境外证券、保险等投资的可行性。
什么意思?外汇领域政策可能要松动了。
01、我们先注意一下口风的变化:
2013年、2014年那个时候,人民币汇率一直非常坚挺,大家常提起的一句话就是: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开放。
关于这些问题,各个机构的研究、报告、文章等等,汗牛充栋。
但是,2015年人民币811”汇改“,人民币迅速贬值,引起很大的恐慌,A股急剧波动,然后迅速传导给港元,以及港股市场,全球市场掀起一场大风暴。
一个没预料到的结果就是,人民币贬值预期非常强烈,美元需求大幅飙升,几个月的时间,我国外汇储备从4万亿下降至3万亿。
自此以后,我国资本项目开放步伐几乎停滞,甚至还有所收紧,比如规定每人每年可兑换美元额度为5万美元,严厉打击地下钱庄和蚂蚁搬家。
相应的,专家、学者、媒体、官员们,再也不提人民币国际化这个词了,更不提资本项目开放了。
2020年下半年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主要一个市场环境就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升值,从7.2升值到6.4!
非常难得的是,这波人民币汇率升值,不仅没有打击到中国的出口,中国出口企业反而因为海外疫情失控,获得了大量转移过来的订单,导致出口飙升。
也就是说,2020年,中国在这一领域实现了罕见的双赢:汇率升值,出口飙升!
此外,人民币汇率这一波升值,几乎完全扭转了市场预期。
再加上2016年末2017年初开始的那波升值,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投资者,现在他们都不再相信,人民币具有强烈的贬值压力。
也就是说,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不用过度担心市场风险,尤其是汇率贬值风险,引发资本大幅外流!
当然,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监管机构还做了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工作。
叶海生司长做了简单介绍:不断完善相关统计监测和预警框架,及时预判、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无序流动等等。
02
顺势而为事半功倍,汇率升值或者稳定时期,就是考虑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窗口机遇期。
2014年以前,我们没能抓住汇率升值的机遇,2015年、2016年以来,又发生了很多大事情,因此很多学者和研究者都担忧:我们可能永远失去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窗口期。
人算不如天算,人民币汇率如此强势,而且宏观经济环境又相当稳定,因此我们认为,不应该再次错过这次人民币国际化的窗口期,必须抓住历史机遇。
我们也相信,中国不会错过这次机遇,这是很多人的共识。
因为最近半年,我看到的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了过去5年的总和。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可以参考我们2020年6月18日的文章:
这次叶海生司长的讲话,或许意味着,新的外汇政策正在路上,中国个人投资者,在不远的未来,就可以投资海外资本市场了!
过去,中国投资者投资渠道非常狭窄,只能买房,眼瞅着海外的好公司,谷歌、特斯拉,就是不能买;眼瞅着海外的致富传奇故事,比如GME散户大逼空,自己没法参与。
因为,根据当下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中国的个人投资者参与海外资本市场投资,属于违法行为。
想参与进去,要么通过QDII,要么偷偷摸摸的自己小打小闹,国内的银行也都不给境外经纪商打款,自己还得想方设法把资金换成美元,再打进去,非常麻烦。
03
试点从哪里开始呢?
叶海生司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讲了,配合人民银行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理财通”试点。
有一个地点:粤港澳大湾区。
什么意思呢?2014年以来,为了加强香港和内地的金融联系,双方搞了深港通和沪港通。
也就是后来,我们常说的南下资金和北上资金。
但是,这种级别的金融联系还很弱。2020年6月份,央行公布,央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决定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
所以,试点可能会从粤港澳大湾区开始,然后逐步推广至全国。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上海一直是重要的金融中心,任何金融方面的创新,也都离不开上海。
而且,早在2020年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等方面先行先试,只要符合反洗钱反恐怖融资规定,正常的贸易和投资需要资金都可以自由的进行。
划重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
所以,上海也是试点的有力竞争者。
从中美贸易摩擦,到新冠疫情爆发,我们不断经历危机,也不断见证历史。
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也不要再错过最佳窗口期,人民币国际化是“十四五”时期我国需要着重推进的一项工程,也将影响未来百年世界大国的格局。
中国境内个人投资者,投资海外资本市场,只是向前迈出的第一步。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小伙伴都非常激动,摩拳擦掌,就等美股崩盘了!到时候,抄底特斯拉、抄底FANNG,抄底美国。
注:本文有修改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