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理财子公司竞逐资管市场 权益类投资或成新赛道
来源:金融投资报
随着理财子公司的跑步入场,银行理财市场格局悄然变化 。 截 至 2020 年末,24家理财公司 (含2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 获批筹建,其中20家已正式开业,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占全市场的比例达25.79%。
在专业化程度和风险隔离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2021年,理财子公司被认为有望成为银行资管的主力军。其中,随着投研能力的逐步增强,权益类投资后续或仍将是理财子公司实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24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
作为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重要载体,2020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队伍不断扩容,母行存续理财产品迁移和新发产品稳步进行。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中国银行(港股03988)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24家理财公司(含2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已获批筹建,其中20家已正式开业,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3627只,存续余额6.67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达25.79%。
“理财子公司为资管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已成为市场的新生力量,同时监管政策对金融开放的鼓励,使得理财子公司得以吸引有实力的境外机构,将有利于引入国际资管行业的先进经验与发展体系体系,进一步丰富国内理财市场的产品与服务供给。”普益标准报告指出。
总体来看,当前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以母行划转为主。截至2020年末,理财公司存续的3627只理财产品中,2912只为自主发行产品,占比80.29%,715只为母行划转产品,占比19.71%。按照产品规模统计,在理财子公司全部6.67万亿元存续余额中,自主发行的产品占比为39.31%,母行划转产品占比60.69%。
与此同时,理财子公司产品整体投资期限明显延长。截止2020年末,理财公司存续的封闭式产品中,期限一年以上产品的存续余额占比78.4%,较行业平均水平高42.2个百分点。在分析人士看来,延长产品期限一方面有助于理财公司在产品中配置非标资产,在严格遵守期限匹配要求的前提下提产产品收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理财公司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投资策略。
权益类资产配置持续加码
虽然《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至2021年年底,但并不意味着资管业务改革出现方向变化,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将进一步加速,净值型产品发行节奏被认为还会有所加快。以理财子公司为例,2020年2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3852款理财产品(包括母行迁移产品),均为净值型产品。
万联证券分析师郭懿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先天受母行优势的影响,在渠道以及客户上均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产品、投研和系统上。“随着理财子公司的成立以及产品的快速发行,预计2021年产品净值化率仍将继续提升,封闭式产品的周期也将缓慢拉长。”
值得留意的是,从产品结构来看,理财子公司更多以固收类产品为主,而纯权益类的产品数量相对较少。以2020年为例,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固收类产品有3195款,占比达82.9%;其次混合类产品数量为599款;而权益类产品仅为58款,占比约为1.5%,且多采取私募的形式募集。
“由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在投研体系建设和资本市场投资经验等方面较为薄弱,相较于银行理财在固收投资上的传统优势,其权益类投资短期内难 以 和 公 募 基 金 形 成 有 力 竞争。” 普益标准报告指出,银行理财子公司目前主要是通过混合类产品布局权益市场,纯权益类理财产品占比较低。
另一方面,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客户主要来自于母行,考虑到客户群的风险厌恶程度,理财子公司选择混合类资产投资作为宣传方式,在利用权益类投资提升收益的同时,利用混合类资产中债权投资部分的稳健性来吸引客户。在债股对冲下,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更低,对于风险厌恶型的银行客户而言,接受程度相对更高。
不过,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单纯依靠固收类产品被认为难以持续获得有竞争的收益,也难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群的需要。“逐步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丰富产品体系成为后续银行理 财 子 打 造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手段。” 普益标准报告认为,后续随着投研能力的逐步增强,银行理财子公司有望将产品线继续拓展至主动权益类和衍生品等更为复杂的领域。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0年)》亦指出,随着理财公司成立,监管部门持续推进提高理财资金进入权益市场比例,多家理财公司已开展与公募基金等机构的合作,推出通过FOF或MOM模式参与权益市场的混合类产品,部分投资能力较强的理财公司已经开始发行直接交易股票的权益类产品及私募股权类产品。“长远来看,理财产品将逐步提升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为股票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