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谁是中游城市群“C”位
◎文《法人》全媒体记者李韵石
长江中游城市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长江之滨,光彩夺目。
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十三五”规划中先后明确的全国18个重点开发地区和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
龙腰起舞:武汉站稳价值“C位”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辐射全国,是中部崛起的核心经济区。按照2015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显示,该群横跨鄂、湘、赣三省,武汉、长沙、南昌作为3个省会城市,以不足1/10的面积,占据长江中游城市群超过1/3的经济总量、近1/5的人口。
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有专家曾表示,其是畅通长江经济带经济循环的中间支点。中游通,则长江通;中游畅,则全盘活。在这些城市中,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其核心枢纽作用更为明显。
翻开中国地图,若以武汉为圆心,以1200公里为半径,可以囊括经济发展迅速最快的所有大中城市。北上首都北京1100公里,南下1000公里至广州,东至上海800公里,西去成都1200公里。
1927年,毛泽东曾伫立于武汉黄鹤楼旧址上,吟出了《菩萨蛮·黄鹤楼》的开篇“沉沉一线穿南北……”,点出了武汉“九省通衢”的特质。今天,武汉已从平面建设变为立体发展,牢牢占据着长江中游城市群“C”位,仿佛一个支点,支撑着巨龙的腰部翩翩起舞。陆运、航运和水运,一直在不断革新焕发勃勃生机。
“我们回家很方便,每天从北京到武汉的高铁十几趟,4个多小时,睡一觉就到了。”武汉人黄文龙对《法人》记者说。2008年,他独自一人来北京闯荡,一晃就是12年。他告诉记者,当初来北京时还没有高铁,只有T、K、Z和D字头的火车。其中,最快的D字头单程也要将近9个小时,而最慢的K字头则需要16个小时。“作为武汉人,当初听闻武汉与北京段要通高铁时,我非常兴奋。如今武汉,已经成为重要的高铁中转站,四通八达。”黄文龙说。
2009年,武广高铁通车,至此以武汉为圆心的高铁网已通达10个方向,二至三小时就能抵达中部各省省会城市。同时,超2000公里的沿江高铁也已经在计划建设当中,这极大增强了沿江大通道的客货运能力。
2019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715.02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增幅居全国21个大型机场第一位,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长江由汉南区进入武汉市,自西南向东北,流程150.5公里,故武汉水运优势极为明显。武汉境内共有武汉港、汉口港、武汉新港、沌口港、阳逻武汉新港5座大型港口。其中,武汉港是交通运输部定点的水铁联运主枢纽港,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长江黄金水道和武汉航运中心建设中地位极为重要。2020年,该港集装箱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稳居长江中上游港口第一位。
阳逻武汉新港是由武汉、鄂州、黄冈、咸宁4市港口岸线统一规划建设而成,打造亿吨大港、千万标箱是该港建设之初的目标。据了解,阳逻武汉新港港区规划用地3225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
自《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发布以来,长江中游城市群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首先,武汉、长沙、南昌等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力不断增强。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区位优势的日益彰显,武汉和长沙GDP先后突破万亿大关,南昌也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武汉将率先达到2万亿经济规模,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首位城市。
生态嬗变:洞庭湖“旧貌换新颜”
洞庭湖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的美称。它位于湖南省,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579.2平方公里,加上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共计3879.2平方公里。在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发展的大格局中,处于长江中游的湖南位置重要。长江在湘岸线163公里,全省大大小小5000多条河流汇聚湘资沅澧,“四水”入洞庭、通长江,全省96.7%的面积属于长江流域。
洞庭湖还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但是,据历史资料记载, 1825年洞庭湖湖泊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容积4000亿立方米。200多年的时间里,湖泊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二。近几十年间,洞庭湖更是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水危机。
2015年,一篇题为《水危机侵袭“长江之肾”洞庭湖,养殖业滥用肥料药品,排污量远超工业生活污水之和》的报道。指出洞庭湖整体水质在恶化。
1990年至2002年间,洞庭湖湖体、出湖口断面各时段水质中,二至三类水质占比为37%,四、五类分别占53%和10%,没有出现过劣五类水质;而在2003年至2013年10年中,劣五类水质占比已达到5%,四、五类水质分别为49%和46%,二、三类水质断面已经消失。湖南沿江沿湖地区,过度依靠重化工业和矿产资源“吃饭”,其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废渣造成的“生态灾难”日益凸显,显然不能适应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为了恢复洞庭湖及沿岸流域水质及生态环境,近5年湖南全省关停426座煤矿、1000多家非煤小矿山;退出烟花爆竹企业1200多家,化工、造纸、冶炼、钢铁等规模企业5000多家。自2016年到2019年,湖南全省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3%,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要求下降18%的目标任务。
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湖南境内长江湖南段、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干流等水域,迎来全面实行“十年禁渔”。珍稀鸟类重回洞庭湿地、废弃矿山完成生态修复……湖南“一江一湖四水”上演着一幕幕生态之变。
左顾右盼:安徽究竟该进哪个“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分别连接长江上下游的成渝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以及南北方的粤港澳大湾区与黄河流域,其发展进程和质量对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支点价值。尤其对于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长江流域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被寄予“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等诸多期待。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彼此接壤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形成特大型城市群,其中包括湖北省黄石、鄂州、武汉、荆州、宜昌、黄冈、咸宁、恩施;湖南省的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江西省的九江、南昌,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据相关数据显示,该区域人口大约1.7亿,2019年生产总值11.1万亿元,人均GDP 6.3万元折合9300美元,城镇化率54.8%。
为了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发展,2013年,武汉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省会城市达成“武汉共识”,联手打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依托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被视为由此拉开了四省会城市协同发展的序幕。
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此时“武汉共识”的兄弟城市包含合肥,但在2014年9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安徽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合肥与杭州、南京并列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2015年3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中也只有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并没有安徽省。因此,安徽的情况相对特殊;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省的8个城市被划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26个城市名单中。
如何建设安徽省的长江经济带,曾经是2015年全省关注的热点。有学者提出“安徽应该定位于增益型中继站”。由于合肥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双覆盖区域,已跻身“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因此,合肥市委曾经提出一方面紧盯东部,另一方面融入中部战略。
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合肥一直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并相继达成了城市合作“菜单”——《长沙宣言》《合肥纲要》《南昌行动》。安徽合肥、马鞍山、安庆、铜陵、池州、芜湖地区,均一直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不过2020年,合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合肥将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贯彻国家规划纲要和省行动计划,全方位对接长三角城市。看来,已经跨入GDP“万亿俱乐部”的合肥,最终还是进入了长三角。
几城联动:省会合作拉“清单”
以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2019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达1.62万亿元,长沙1.15万亿元,南昌5596亿元。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代表,其产业结构发展可以说是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的缩影。
武汉以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型重点。新动能加快成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24.5%,数字经济占比40%左右。同时,落实“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五大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提速。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全市创新发展,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增长10%,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00家左右,创历史新高。
长沙则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成为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南昌主要发展电子信息、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合肥虽然首次突破GDP万亿大关,但由于其各项经济社会指标与江浙沪相差悬殊,因此一直被质疑是否可以进入长三角。安徽的人均GDP与江浙沪也相差较大,其内部发展不均衡,这也被认为是合肥长期参与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原因之一。
2020年12月11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八届会商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合肥与武汉、长沙、南昌的分管副市长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2021年合作重点事项》,并与黄石、岳阳、安庆、九江等12个观察员城市共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与观察员城市2021年合作重点事项》。
展望未来,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将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继续推进协同发展,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夯实基础。
本文刊载自《法人》杂志2021年2月第204期封面故事栏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