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实名举报,中国人寿深夜回应,中国平安也被“点名”!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1-02-25 14:45:07


来源:21财闻汇

2月24日上午,中国人寿以一种不太光彩的方式冲上了热搜,起因是中国人寿嫩江支公司被一名自称工作了16年的老员工张乃丹实名举报大量造假。

举报人称中国人寿黑龙江嫩江支公司总经理存在保费造假、骗保套钱谋取私利等问题,并自称因举报公司领导,已被公司打击报复开除。

据@新华视点 消息,当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门调查组赶赴当地开展全面调查。

2021年1月,中国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89亿元,同比增长13.13%。

中国平安也被“点名”

据经济参考报,事件发酵后,中国平安黑龙江分公司前员工也称中国平安存在造假情况。

对于24日原中国平安员工的举报,中国平安25日对记者回应称,根据平安人寿的核实了解,该举报内容发生在2020年,当时寿险公司就高度重视举报内容,已经做出相关处理动作。责任人处置方面,寿险黑龙江分公司已按照公司制度开除被举报人冯某,对负有管理责任的内勤人员也进行了相应处罚。

24日,一自称曾是平安保险黑龙江分公司区拓二区三十五处员工@阿哒西发文举报称,中国平安存在内外勤相互勾结、以传销形式发展团队,造成几百人上当受骗、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等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举报对象为区拓三十五处经理冯某。

新华微评:夯实诚信,让行业发展更保险

24日,@新华视点 对此发表微评指出,夯实诚信,让行业发展更保险。

一名基层员工举报中国人寿某支公司存在保费造假、欺骗客户、虚假报销等问题引发关注,所属公司回应正在调查之中,举报事项也尚待调查部门跟进确认。

但此事广受关注的背后,也反映出人们对保险行业乱象的担忧,保险是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敬畏规则,转变发展理念,提升监管水平,保险业才能更好守护美好生活。

行业“顽疾”几时休?

虚列费用、虚假增员、长险短做……事实上,在上述引爆热点的举报信中提到的问题一直是行业多年来屡禁不止的顽疾。

第一财经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官网信息粗略计算,各级银保监局及分局涉及“虚列费用”的行政处罚信息多达数百条,仅是今年至今相关的行政处罚就接近20条,涉及多家保险公司。而虚列费用的手法可谓五花八门,有虚列会议费、汽油费、宣传费的,有打“鸳鸯发票”,也有虚挂个人代理业务套取费用的。

长险短做则是通过保单贷款、部分领取、减少保额等方式变相改变保险期限、变相提高或降低产品现金价值、变相突破监管规定,扰乱保险市场秩序,这也是人身险行业中的常见问题。从中国银保监会的官网信息来看,从2006年至今,长险短做的问题就在各种自查检查中被反复提及数十次。在2020年12月31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及监管报告报送有关问题的通报》中,长险短做的问题还被重点提出。

虚假增员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虚假增员等情况在行业内比较常见,但各公司各地区差别很大。最普遍的是,为了让不满足资质要求(主要是学历上)的从业人员销售保险,把其业绩算到虚假增员的人头上;其次,有的机构(主要基层)会考核营销员或个人代理人的人数,并给予相应奖惩,这会促进虚假增员;再次,虚假增员能多列支管理费用,从而套取费用,用作手续费支出(主要应对车险),或由个人消费、入个人账户等。

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1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德州监管分局就因为德华安顾人寿德州中支累计增员20人,其中17名代理人的档案中存在毕业证书不真实的情况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除了上述举报信所提到的问题之外,涉及到行政处罚和投诉的重灾区还有销售误导、不严格按照费率执行、产品设计激进、披露不及时不规范等等。

一位保险行业资深人士分析称,这些行业顽疾屡禁不止,主要和其绩效考核体系有关。在粗放的管理方式下,保费收入指标以及增员指标两大KPI压身,如果没有长效机制并配以规范的内部治理和严格的合规文化,就可能让整个公司的行为走形,从而出现违规问题。

“谁都想做‘乖宝宝’,但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和身上的指标压力,有些时候知道一些事情做得有问题,但确实‘身不由己’。”一名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无奈感叹道。

而从更深层次来看,KPI的背后是行业多年来同质化、拼价格的恶性竞争现象。“保险行业发展多年来,公司定位、产品设计的同质化都很严重,一有热点就喜欢一哄而上,小公司为了抢市场份额、大公司为了保市场份额自然会陷入到恶性竞争的循环中去。保险公司还是需要更加精细化地定位自己,找到自己擅长的细分领域,大家错位竞争,整个行业才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上述保险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从业者自身问题,所受处罚相较所获利益显得“微不足道”从一定程度上也是部分行业人员敢于铤而走险的一个原因。

不过,从近两年监管机构的行动来看,无论是通过法规罚则的修改增加违法成本还是增加自查及检查的力度来看,重拳整治行业乱象都是银保监会的重要工作方向,并且在各种法规的修改中,公司负责人和业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都被进一步压实。

以车险为例,在车险综改的背景下,去年有多家保险公司曾由于虚列费用、给予保险合同外利益、未按照规定使用车险条款费率等行为在部分地区被当地银保监部门暂停了一段时间的车险新业务,这对保险公司的业绩无疑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威慑力可见一斑。

王向楠也表示:“针对虚假增员的乱象,近两年监管整理营销人员信息,加强日常检查,已经有所好转。”

数字化转型能否成为解决保险虚增人力的一剂良药?

2019年,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开展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工作的通知》,部署了为期半年的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工作。

“保险行业存在销售从业人员信息不全不准、虚报虚挂虚增人员的违规行为,这导致出现销售从业人员队伍数据失真的现象。”某保险公司人士指出。

2020年5月,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2019年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情况的通报》;2020年9月,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2020年上半年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情况的通报》。

《通报》显示,经过2019年销售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及2020年上半年进一步整改,目前绝大部分保险公司提高了认识,完善了制度机制,加强了销售人员执业登记管理,销售人员基础数据质量明显好转,但公司间并不平衡,需要久久为功。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专业副主任宋占军表示,数据真实是经营和监管的前提条件,也是各行各业规范发展的必然要求。及时清理虚增人力、离职人力,统计真实有效的销售从业人员现象,有助于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保险公司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正在尝试通过数字化转型加以解决。

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坦言,“公司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销售人员规范管理后,活动率等指标出现下滑,但这挤出了以往销售人员中存在的水分,有利于健康人海发展。”

据了解,目前一些保险公司正在逐步利用数字化科技工具有效赋能代理人团队的管理,包括招聘、入职管理与培训、绩效考核与评估、产能管理等维度。

麦肯锡咨询的一份报告显示,数字化工具能为保险公司提供抓手,实现团队规划、日常行为管控、把握业绩动态、发布任务公告等功能。目前许多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均已大举投入这些维度,并已初见成效,预计未来这一趋势还将持续。

从观察看,保险公司逐步探索从目标到行为追踪全域数字化经营,客户深入洞察分群经营,正越来越重要。例如,全域经营管理平台,所有数据下拽到下属营业部和营业组,总部及各层级的活动都录入到中台系统里。这样可以提前预测未来的趋势,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字化转型对保险公司来讲,挑战巨大,必须拥抱互联网、拥抱大数据,利用科技来做这样的转型,才有可能成功。但是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文化、观念、是思维的转变,数字化转型要做到执行层能够做出效果来,才是真正的数字化的转型。

来源:21财闻汇、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李致鸿 编辑:李伊琳)、第一财经、经济观察网、公开信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