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研究了中国60座主要城市 谁最适合“打工人”扎根?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21-03-03 09:41:07


原标题:有人研究了中国60座主要城市,谁最适合“打工人”扎根?

每经记者 余蕊均

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2.36亿人,流动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17%左右。

对比来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流动人口即达到2.21亿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增加1亿人,增长82.89%,这背后是多年来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而在2014年达到2.53亿峰值后,流动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下个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将对外公布,届时我们将更清晰地了解“十四五”时期的人口格局。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更充分的劳动力流动,更高质量的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今天,我们不妨通过最新版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2)(后称《报告》),看看全国60个主要城市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正视差距、补齐短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综合得分:济南第一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报告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主任肖子华早前在接受城叔采访时表示,社会融合是解决中国“半城镇化”问题的关键。

2019年1月《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1)对外发布,测评了2017年度50个城市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情况,其中,厦门拔得头筹,呼和浩特排在最末。【猜你想看:报告"2.4亿流动人口,是什么阻止你留下来?】

最新发布的《报告》将评估范围扩大至60城,覆盖了北上广深和天津重庆六个超大城市。根据综合得分,济南取代厦门拿下头名,而金华、温州和台州三座来自浙江的城市排名末尾。

2019年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排名前十名分别是济南、重庆、珠海、厦门、青岛、合肥、成都、鄂尔多斯、惠州、大连;

排名后十的城市分别是三亚、绍兴、兰州、榆林、乌鲁木齐、嘉兴、昆明、金华、温州、台州。

整体来看,《报告》另一个变化在于,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由“政治、经济、公共服务和文化心理”四大维度聚焦到公共服务上,从随迁子女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四个方面着手,明确指向“流动人口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得”。

报告副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研究员刘金伟向城叔表示,基本公共服务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流动人口在制度和权益上被接纳的程度,

“经济是市场行为,文化心理融合需要一个过程,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流动人口迫切需要的,也是政府可以提供的。”

从评估结果看,60个城市公共服务融合综合得分为60.87分,最小值42.01,最大值73.65,标准差为6.53。以100分作为理想化的标准,目前的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说明:标准差为统计指标,反应数据离散程度,数值越大表明相互之间差距越大)

△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融合综合得分分布图△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融合综合得分分布图

《报告》认为,一方面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与本地市民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城市仍处于初级水平,“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融合度偏低是一种普遍现象”。

刘金伟在解释“济南第一”时表示,主要是“没有明显短板”,四个指标维度均靠前。综合得分也只有济南和重庆超过70分。

子女教育:京沪最末

从分项指标看,子女教育和卫生健康得分显著高于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

《报告》分析认为,由于近年来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两为主”方针的确定(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以及对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重视,基本上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问题以及在城市基本卫生健康公共服务获得问题。

但同时,由于社会保障的整体参保水平比较低,住房主要靠个人和家庭来保障,还没有完全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导致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融合总体得分偏低。

△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融合四个维度得分雷达图△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融合四个维度得分雷达图

具体到子女教育上,城市间差距依然明显。《报告》显示,流动人口规模越大、占比越高的城市,子女获得公平教育的难度越大,对中考和义务教育入学门槛的限制是主要制约因素。

2019年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评估得分平均值为76.74,最小值28.59,最大值93.50,标准差11.62。其中,排名最高的泉州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得分(93.50)是排名最低的北京市(28.59)的3.27倍。

得分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泉州、福州、武汉、成都、大连、重庆、大庆、唐山、合肥、哈尔滨;排名后十的城市分别是肇庆、海口、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乌鲁木齐、天津、上海、北京。

值得注意的是,从60个被评估城市来看,幼儿入园得分较高,为80.93分;其次是异地高考、异地中考,最后是义务教育入学,得分仅为68.11。

“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和异地中考得分低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均得分(76.74),这说明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门槛的限制和异地中考政策限制是影响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获得公平教育的关键因素。”

刘金伟向城叔表示,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方面,应重点打破这两项政策限制,让他们不仅能够获得基本的教育,还能获得相对高质量的公平教育。

住房融合:合肥最优

住房是流动人口融入城市重要标志之一。

流动人口住房保障水平既体现了流动人口在当地获得政策性保障的水平,也反映了流动人口在当地获得住房的难易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2019年流动人口住房保障得分平均值为45.17,标准差11,其中,排名最高的合肥(67.51)接近排名最低的台州(17.57)的3.84倍。

《报告》认为,住房保障方面,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仍以租房居住为主,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获得住房的难度越大。

比如,从住房性质来看,流动人口主要是以个人租住私人住房为主,获得公共性住房的比例较低;从购房情况看,在城市购买住房的比例为23.41%;从购房意愿看,也仅有22.46%的流动人口打算将来在流入地所在的城市购买住房。

根据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流动人口家庭月均总支出约为4461元,家庭月均住房支出约1008元,住房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值达到22.6%。

刘金伟表示,在当前的环境下,流动人口通过自身努力改善住房的困难比较大,一方面是受制于现实制度因素,开发商偏爱高端商品房的开发,另一方面政府提供的保障房又覆盖不到流动人口或难以申请。

“市场供给不足和政府保障房制度不完善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使流动人口在城市拥有自己的住房难度较大。”

刘金伟向城市表示,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户口”已不再是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关键因素,“有了住房,可以说就融合了一大半,他们的心也就能定在城里了。”

一个设想是,把流动人口在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建设用地)利用起来,置换成城郊的建设用地指标,继而在保证国家基本农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在大城市周边建设流动人口买得起的保障性住房。

(文中数据及未标注图片均出自2019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数据库)

记者"余蕊均编辑|程鹏杜恒峰王嘉琦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