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重磅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六大核心看点及投资建议| 粤开策略2021年两会专题系列报告之二
来源:粤开崇利论市
政府工作报告六大核心看点
3月5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外发布。作为指导2021年经济和社会工作的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报告全文超过一万五千字,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我们认为与A股市场密切相关的部分,有以下六大核心看点。
总的来看,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包括制定经济增长与就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民生等一系列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具体看点如下。
(一)经济增长目标6%以上,兼顾高质量与风险应对弹性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首先,经济增速制定彰显经济重回内生运行轨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与决心。其次,经济增长兼顾速度与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后,21年经济增速目标的制定还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风险挑战,给予经济增长一定的弹性空间。
(二)财政政策延续积极,赤字率下调为3.2%,强调可持续性
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财政赤字率目标下调为3.2%,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从20年的“更加积极有为”变成“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财政赤字率目标从3.6%下调为3.2%,不再发行抗疫国债,说明财政逐步退出“应急”状态,协调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可持续性。
(三)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但保持定向宽松和灵活适度
货币政策方面,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融规模增速同名义GDP基本匹配,宏观杠杆率目标重提。
(四)资本市场更加重视,注册制放在首位
与去年对资本市场规划仅有20个字不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资本市场发展更为重视,提出“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资本市场主要看点还是围绕全面注册制和常态化退市机制。
(五)就业优先继续强化,就业目标回复常态
政府工作报告把就业优先政策放在了2021年重点工作的第一条,同积极财政、稳健货币相并列,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体现了就业工作的持续重视。2021年就业目标设置较2020年显著提高,回归到2019年水平。
(六)十四五规划九大要点,科技创新加速推进
与往常把当年重点工作安排放在报告第二部分不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十四五工作目标放在了第二部分,体现了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性。虽然没有披露全文,但我们从概述当中也可以窥探一二。其中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放在第二位,仅次于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十四五规划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投资建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将是一个政策的大年,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政策主题投资机会,关注以下三条投资主线。
一是关注两会和十四五规划聚焦产业的相关投资机会,包括新基建、数字服务、人工智能、生物育种、乡村振兴、绿色发展、能源革命、国防军队现代化等相关板块可以持续关注。
二是基于双循环和扩大内需的总基调,寻找受益于经济复苏、国内市场扩大的顺周期板块优质标的。
三是鉴于2021年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投资逻辑逐步从流动性驱动转向业绩驱动,关注业绩确定性较强板块优质标的投资机会。
此外要持续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去年的经济V型反弹彰显我国经济的韧性,但仍需持续关注外部环境,适时调整配置方向。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经济超预期下行、外围环境超预期走弱
一、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3月5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外发布。作为指导2021年经济和社会工作的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报告全文超过一万五千字,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我们认为与A股市场密切相关的部分,有以下六大核心看点。
总的来看,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包括制定经济增长与就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民生等一系列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一)经济增长目标6%以上,兼顾高质量与风险应对弹性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GDP增速目标定在6%以上,与我们之前预期基本一致,我们在《【粤开策略深度】2021年两会系列报告之一:两会政策前瞻及历史行情回测》报告中提到“由于低基数效应,2021年预计经济增速预测范围较大,精准确定增速目标难以实现,即使明确目标也将大概率以最低值的方式呈现”。
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较2020年2.3%增速大幅增长,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预期目标,体现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经济增速制定彰显经济重回内生运行轨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与决心。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经济短期休克停摆、居民收入大幅削减叠加出行限制等因素对内需和外需造成了极大的冲击。2020年本应该制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由于遭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但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下,出口、生产、消费逐步恢复,中国经济体现强大韧性,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随着经济逐步修复,继续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进。
其次,经济增长兼顾速度与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1年要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十四五规划期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物价水平保持总体平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最后,21年经济增速目标的制定还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风险挑战,给予经济增长一定的弹性空间。2016年以来,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和经济增速中枢下落、居民储蓄理念和保守消费意识根深固蒂、人口红利弱化后部分产业链外迁和出口支撑力度下降等因素,使得总需求增长相对疲弱,而新冠疫情的冲击加剧了这一趋势。随着刺激政策效用退消后,总需求回到内生增长轨道,内外需求的原有困境叠加疫情对于全球总需求可能存在的永久性冲击,总需求增速放缓,且存在增速中枢下移的可能。我们预计2021上半年在修复总基调和低基数下高增长,下半年的增速放缓,全年预计实现8%。目前经济目标设定为“6%以上”,保留了一定的弹性空间,以更好应对国内外风险,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财政政策延续积极,赤字率下调为3.2%,强调可持续性
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财政赤字率目标下调为3.2%,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
积极的财政政策从20年的“更加积极有为”变成“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财政赤字率目标从3.6%下调为3.2%,不再发行抗疫国债,说明财政逐步退出“应急”状态,协调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可持续性。一方面,随着经济逐步回归内生增长轨道,财政、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用递减。另一方面,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政府财政支出大幅增长,财政赤字率提升,且增加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并增加了1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财政压力和政府部门债务增大,压缩未来财政政策施展空间。
但是,财政政策的基调仍是“积极”,目标赤字率高于19年(2.6%)和18年(2.8%),财政支出总规模也目标比去年增加,政府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不减,为巩固恢复性增长基础保留政策弹性。从内部经济看,制造业和可选、服务消费能否提升还存在一定变数,国内的地产和其他企业信用风险、通胀压力仍存,就业和收入还有较大修复空间。从外部环境看,防控疫情仍在攻坚之时,外需和外部产业链的恢复还需一段时间,外部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可能给我国带来通胀、汇率、进出口等方面的压力,需要政策灵活应对。
(三)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但保持定向宽松和灵活适度
货币政策方面,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融规模增速同名义GDP基本匹配,宏观杠杆率目标重提。20年上半年,为抵御疫情冲击,监管坚持引导M2和社融规模增速提升,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稳步恢复,复工复产逐月好转,20年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社融存量增速在20年11月出现拐点,开始逐步收敛于名义GDP增速。2020年,实体经济部门(政府+居民+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去年末上升了24.7个百分点,政府、居民、非金融企业分别上升7.3、6.4、11.0个百分点,而2017-2019年全年分别上升2.4、下降1.9,上升6.1个百分点。宏观杠杆率的过快增长增加了金融风险和信用风险,货币政策焦点从稳增长转移至防风险。
但货币政策仍保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不同类型企业的PMI来看,2月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的PMI分别为52.2、49.6、48.3,小型企业PMI仍处于荣枯线以下。经济复苏过程中仍存在不平衡,小型企业规模小、盈利波动大、风险抵御能力较差,仍需要政策扶持。政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另外,政府报告还指出,要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因此,21年,货币政策在定向领域的结构性宽松力度不减,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应对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四)资本市场更加重视,注册制放在首位
与去年对资本市场规划仅有20个字不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资本市场发展更为重视,提出“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
资本市场主要看点还是围绕全面注册制和常态化退市机制,2020年IPO融资表现亮眼,主要由于在全面推行注册制背景下,创业板注册制顺利落地,中小企业和新经济企业上市融资途径更为顺畅。2019年以来,注册制已在科创板、创业板相继落地实施,开局良好,运行平稳,效果初显,受到市场与投资者认可。我们认为2021年在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平稳运行的基础上,主板注册制改革也将平稳快速推进,最快有望在2021年中落地。
同时连续三年提到多层次资本市场,预计将在过去一段时间新三板市场深化改革的基础上,通过明确转板制度等措施进一步强化新三板融资功能的发挥,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给予企业多层次的融资渠道,达到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的目的。另外今年将推进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并,可以加强深市管理,并通过板块协同效应,提高市场投资者关注度,更好地为部分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服务。整体上形成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新三板四大板块,对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类型的企业,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金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另外近三年来首次提出要加强债券市场建设,预计将从基础制度着手完善债券市场建设,对债券违约风险更加重视,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绿色债券有望受到政策重视,迎来快速发展。
(五)就业优先继续强化,就业目标回复常态
政府工作报告把就业优先政策放在了2021年重点工作的第一条,同积极财政、稳健货币相并列,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体现了就业工作的持续重视。
2021年就业目标设置较2020年显著提高,回归到2019年水平。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较2020年增加2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较去年降低了0.5个百分点。但与2020年实际完成情况来看,今年就业目标并不高,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年末降到5.2%,新增就业指标超过今年目标值。我们认为我这一方面再次体现了对发展质量的重视,“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也是为应对卫生事件后续可能影响留出余地。
就业好了,对生产和消费都有积极促进作用。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包括着力稳定现有岗位,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 继续给予必要的财税、 金融等政策支持. 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 扩大失业保险返还等阶段性稳岗政策惠及范围, 延长以工代训政策实施期限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降低就业门槛。
(六)十四五规划九大要点,科技创新加速推进
与往常把当年重点工作安排放在报告第二部分不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十四五工作目标放在了第二部分,体现了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性。虽然没有披露全文,但我们从概述当中也可以窥探一二。
概述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其中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放在第二位,仅次于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十四五规划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报告提出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体现了十四五事情要加强基础研究,加强研发投入的决心。根据科技部资料,2015-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我国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其中基础研究投入从2015年的71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35.6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6.9%,高于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幅。
根据议程安排,今年全国两会预计将正式通过并公布“十四五”规划全文,进入下半年,各行业领域的“十四五”具体规划将逐步落地,相关产业链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机会,建议关注相应的重要时间节点。
二、投资建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将是一个政策的大年,建议投资者把握政策主题投资机会,关注以下三条投资主线。
一是关注两会和十四五规划聚焦产业的相关投资机会,包括新基建、数字服务、人工智能、生物育种、乡村振兴、绿色发展、能源革命、国防军队现代化等相关板块可以持续关注。
二是基于双循环和扩大内需的总基调,寻找受益于经济复苏、国内市场扩大的标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十四五规划的概述中强调,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可选消费和服务消费正在修复,库存周期、产能周期共振下制造业投资存在较大修复空间,为相关产业标的业绩增长提供支撑。从收入盈利的角度,收入回升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盈利修复增强企业的投资意愿,两会对于就业收入目标、民生政策、实体经济政策的制定,帮助修复消费、投资意愿。从两会期间各风格指数涨跌幅来看,消费风格表现较好,过去16年中信消费风格指数在两会期间涨幅中位数为1.04%,领先于其他风格指数。可适当布局相关板块。
三是鉴于2021年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投资逻辑逐步从流动性驱动逻辑转向业绩驱动逻辑。一是结合即将到来的业绩披露期,对于业绩确定性更好的标的给予更多关注。二是利率回升带来的折现率提升,原先过高估值的板块预计有所调整。但值得关注是,养老保险扩容、地产调控的资金转向、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吸引的外资等,为资本市场提供增量资金,高成长、高业绩标的存在提振动力。
此外要持续关注外部环境变化。一是国外需求和生产复苏对于我国出口、进口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二是外部政策变化对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如近期美国受经济复苏、通胀预期、美国政策重心从货币转向财政的因素影响,美债收益率抬升,带动美元的短期走强和美股高估值股票的震荡回调,使得A股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去年的经济V型反弹彰显我国经济的韧性,但仍需持续关注外部环境变化。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