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500万积蓄、轮椅上卖花 这些“网红”为谁拼?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时间:2021-03-08 16:39:59


原标题:花光500万积蓄、轮椅上卖花,这些“网红”为谁拼?

花光500万积蓄创建助残中心,从轮椅上“站”起来卖花,徒步3万多里拯救苗绣非遗,辞去副总裁职务返乡当村支书…

今年的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四位获奖者备受关注。他们其中三位都是巾帼英雄,而且都是短视频平台上涌现的“网红”。

在科技与流量的浪潮中,他们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一张屏幕,向大众展示了无数个振奋人心的脱贫故事。故事中,蕴藏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行唐县1万名残疾人,她帮助过5000名

用河北人贾茹的话来说,和残疾人的共情能力是“天生”的。

打小,她便对这个群体有比别人更多的关注。她卖菜,要给残疾人多一份;做食堂,要给残疾人多打点饭。据贾茹估算,行唐县1万名残疾人,她帮助过5000余人。

直到有一天,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拒绝了她的赠菜,“我还能动,不需要施舍”。贾茹开始重新思索:己之善意,是否为他人所需?

“扶贫先扶志。”这句话在她脑子内萦绕很久。她意识到,就算是贫困的残疾人,渴望的,也并不是“免费的午餐”,而是“被尊重、被认可和被需要”。

贾茹决定改变助残路径,做一家“精神助残基地”。

2018年,河北省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正式成立,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这个集就业、培训、创业、康复、托养、励志、工疗、娱疗、农疗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家园”,掏空了她500万的积蓄。

但贾茹觉得“值”。她希望能够让贫困的残疾人“站起来”,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

贾茹助残的第一步是“让每个残疾人就业”。不过起初,她还是低估了这项工作的难度。

园区刚建成时,100多位贫困残疾人闻讯而来。由于每个人的残疾类型和程度不同,贾茹又缺乏经验,管理陷入了“一团糟”:有的人不会用马桶,有的人餐餐需喂饭,有的人满园子四处跑,还有人睡觉要抬上床。

“生活都难以料理,更何况管理他们就业?”父母的劝阻再次在耳边响起。

但贾茹“屏蔽”了他们的声音。她索性从家中搬出来,卷起铺盖住进了园子里。“每天每层楼地转,每个宿舍地看,半夜也起来溜达几圈,这样才能确保每个人的生活安全。”

渐渐地,残疾人们跟她熟悉了,园子也开始“冷静”下来。

贾茹开始给他们安排工作。知道残疾人行动不便,她对接的企业多以手工业为主,从轮椅垫、灯笼拉花到电脑手工图制作。与此同时,她自己的工厂也提供岗位。

“现在,轻度残疾者如聋哑人可上车间纺织,月入能达到四、五千元;重度残疾者做内勤,一个月也能赚几百。只要有一个指头能动,我们一定满足他靠这一个指头创造价值。”贾茹向记者表示。

有了事业,还要有阳光的生活。

“很多残疾人不愿意敞开心扉,生活在自我保护的壳子当中。”贾茹表示,她希望他们能够实现精神自立,破除心理上的“壁垒”,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

除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外,每逢休息,贾茹便会开车带着他们到人多的地方,让其与陌生人交流,“习惯面对别人的眼光”。她还让他们轮流上台讲出自己的经历,”“敢于直视痛苦,才能不惧未来。”

短视频的兴起让贾茹看到了新的机会。她培养了一批唱歌、跳舞、小品、情景剧等创作者,每天在快手发布视频。双创园的“网红”由此诞生。

24岁的小玥玥是一位类风湿患者,身高停止在了1米。“刚来的时候,从来不说话。”“父母关系不好,也不管她,可能特别自卑。”

但贾茹觉得这个女孩“应该是外向的,只是被压抑太久”。通过快手平台,她发布了很多小玥玥的才艺视频。网友们很快关注到了这个伶牙俐齿、能歌善舞、自信开朗的姑娘。如今,小玥玥已经成为贾茹快手账号里的“头牌”。

“快手短视频是沟通生活、观看世界的媒介,”贾茹表示,“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短视频,让社会关注到残疾人群体,给予他们更多鼓励与肯定;另一方面,双创园只能容纳100多名本地残疾人,但全国还有8500万残疾人,希望各地的残疾人都能看到我们的短视频,感受到一些正能量。”

轮椅上的“花仙子”

助残的正能量在不断传递,“身残志坚”的光芒也在持续点亮。

短视频里,一个特别的姑娘吸引了很多人。她坐在轮椅上,每天穿梭在工厂、博览会、村子里、各类旅游景点中,一脸笑容。她是被网友称为轮椅上的“花仙子”的湖南姑娘杨淑亭。

拥有50万粉丝的杨淑亭,把短视频视为她记录生活与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晚上10点,在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后,杨淑亭都会到直播间里跟粉丝们聊天,谈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和温暖那些有需要的人。

杨淑亭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2011年,刚从邵阳县护理学院毕业的她,因为一场车祸,“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从此终生不离轮椅。

病情让她家的经济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杨淑亭出生的邵阳县是湖南省知名的贫困县,父母三代务农,为了治疗自己的双腿,家里搭上了30万外债。

“我没有资格倒下,我要精神上站起来,替父母还债,挣脱贫困。” 这是杨淑亭的第一反应。

她开始找工作。第一份工作是游戏代练。第一周的收入是2块7,离还债还差很远,但她很欣慰,“我就说,我不是一个废人。”

第二份工作是卖花。这个爱美的苗族姑娘,对蝴蝶兰、桃花、绣球、百合等品种非常熟悉。2015年,自家院子里,她成立了“万红花业”公司,做起了仿真花。通过网店销售,她第一年的收入是40万元。

“没想到第一步这么顺利。”很快,她还清了父母的债务,还向政府申请了脱贫。

自己富裕了之后,她对这座“资源匮乏,人才流失”的小县城突然有了使命感,一个“帮助家乡脱贫”的念想涌上心头。她四处游说,最终在亲朋的帮助下,在屋边修建了简单的厂房,购置了生产设备。“万红花业合作社”就这么开张了。

她与周边200多户贫困家庭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提供仿真花卉半成品,由农户在家里进行手工组装,合作社再回收和销售。起初,这些农户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却没想到,到了2016年,每一户的月均收入已达2000至4000元。

杨淑亭就这么在县城里“火”了。2017年,她又抓紧成立了“七七公司”,专售箱包、仿真花等外贸商品。

为了加强公司的品牌传播,杨淑亭不落下在广州举行的每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她坐在轮椅上,拿着扩音器,向各种肤色、讲各种语言的客户大声介绍自家的产品。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人都记住了这个坚强的中国姑娘。

就这样过了3年,公司的外贸出口额达到了690万美元。杨淑亭雇佣了更多的贫困员工和残疾人,还用公司资本建立了对口帮扶建档立卡,帮助了贫困人口168人。目前,这些贫困户每年分红已达5000余元。

2019年,邵阳县正式退出湖南省贫困县。邵阳市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52.48亿元,杨淑亭的七七科技产值是0.51亿。

今年疫情期间,杨淑亭公司的经营受到了一些困扰。她坚持每天直播,她的快手小店不仅出售公司产品,还帮助县里出售牛奶、蜂蜜、辣椒、竹笋等农特产品。整个疫情期间,累计销售1.67万件商品,销售额突破70万元。

“绣”出一条脱贫路

有人从轮椅上“站”起来脱贫,也有人用双手“绣”出了一条脱贫路。

石丽平出生在松桃苗族自治县,这里位于贵州省南部,有着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从飞檐翘角的房屋,到苗乡特有的“滚龙艺术”,再到家家户户身着的对襟短衣和百褶裙。

但这里也逃不出人口净流失带来的贫困问题。二十一世纪起,很多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大山深处搬到了城镇。留在村子里的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只剩下留守老人、儿童和妇女。

石丽平渴望帮助他们。身为苗绣的正统传承人,她拥有一双巧手,打小,母亲便一针一线地教她如何绘出神秘绚丽的花鸟图。经她手的绣品,宛如“笔底春风”,总能卖个好价钱。

或许可以通过培养“绣娘”的方式,让乡亲们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

但这并非一件易事。一个人卖容易,一群人如何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2008年起,石丽平徒步3万多里,走遍了贵州的东南西北,收集、学习各类刺绣纹样,还修复了不少明清时期的物件,拯救“好的工艺”。集众家之长后,她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创建了“鸽子花·松桃苗绣”文化品牌。

“鸽子花是是武陵山脉对铜仁人的馈赠,带着梵天净土的灵气。取名鸽子花,是希望苗绣也能像鸽子花一样,经过冰川世纪的变迁,还能留存于世。”石丽平称。

有了品牌这层核心竞争力,石丽平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绣娘的培训。她走村串寨,挨家挨户向留守妇女推广。很快,32期培训座无虚席,2000余名新“绣娘”诞生。

考虑到当初那些易地扶贫中搬迁的群众中,如今也有很多人“步履维艰”。于是在搬迁安置点,她建立了“扶贫工坊”,开展“送培到户,送技到人”的手把手培训活动。

截止目前,“一人一工坊”异地帮扶培训班已开展130余期,培训人次达6300。大量的“人口压力”已转化成“人力资源”。

“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巾帼不让须眉,妇女也能顶半边天,把指尖文化变成指尖经济,小小针尖也能撬动脱贫事业。”石丽平称。

2019年,她的苗绣团队“绣”出了6000多万元,带动了50多万妇女就业。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技术因其门槛低、连通广泛等特点,影响了最广大、也是最基层的人群。石丽平便是其中之一。她看到了短视频对文化传播的优势,入驻了快手平台,以视频、直播等形式,分享苗绣作品,科普非遗文化。

在这些视频中,我们能触碰到非遗的历史印记,从花鼓、鸽子花、梵净山风光、鱼龙图腾、生活习俗到民间故事;也能看见这些古老的艺术文明走进当下的百姓生活,从苗绣箱包到创新服饰。一条非遗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正通过亿万级流量,渐渐打开。

成都白领的返乡路

这些新时代“网红”中,我们不仅能窥见贾茹、杨淑亭、石丽平等巾帼力量,也能感受到须眉干部李君的家乡情。

08年的汶川大地震波及了237个地区,李君的家乡,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也未能幸免。

那是他头一次瞥见成片的生离死别。一座座倒塌的房子中,有人哭,有人喊,有人使劲地刨,有人在废墟上失神。

而更令他心痛的,是表哥的离世。

担任村队长的表哥,因操劳过度,突发脑溢血,却因村里“没有公路”,只能被乡亲们一步步抬到村口,错过了救援时间,就这么走了。

那场地震过后,村民们纷纷离开了家乡。但李君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辞去成都的白领工作,返乡当村支书。

他不愿看到这座陪着自己长大的小山村一直黯淡下去。他想修一条让生命“畅通无阻”的路,做一套让“黄土变成金”的产业,带着村民,挣脱贫困。

苍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彼时的岫云村,更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庄。2010年,李君上任职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时,村子里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他的月工资是560元。

“困难群众,自身更要努力奋斗。”李君深谙十九大报告的指示,展开了“埋头苦干”的第一步,寻找外援。

没钱修马路,他硬着头皮去华西村、大寨村“化缘”,说服企业家捐款。半年时间,他走过8000多公里行程,众筹了80万,修了第一条路。

没人做产业,李君自己做。他酝酿了一个“远山结亲,以购代捐”的产业模式,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创造性”,激发了脱贫的内生动力。

他循遍人脉网,请成都的企业家、白领朋友到村里参观菜园、养猪场,当场下订单。点对点的“曝光”下,56万元农产品很快销售一空。

但意外也在这时候到来。在一次从成都回村的行程中,由于天黑看不清路,李君出了车祸,肺部受损,断了六根肋骨。那次之后,他意识到,完全依赖线下客源的方式不可持续。转型线上才是拓宽客流的长久之计。

李君入驻了快手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的方式,展示岫云村的风貌人情、特色产品,为村民寻找到了更多招商引资的机会。短视频里原生态的农村美景视频很快吸引了很多网友关注。

窥见了短视频的红利,李君顺势在成都开了一家扶贫体验餐厅,新鲜的食材全部来自岫云村。“希望通过线上传播与线下品牌露出相结合的方式,让岫云村的形象更深入人心。”

在“线上+线下传播”的双路径辅佐下,2019年,岫云村人均收入已达2.8万元,岫云村以及周边54个村2000多农户农产品年销售额达1800多万元。

李君向记者表示,如今岫云村的计划,是进一步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产品上行问题。“未来,短视频社交平台将成为岫云村发展的核心战场之一,我们会努力带动农产品消费增长,带领村民们精准致富。”

李君的“新思路”没有错。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就快手来说,这件“新农具”,已成为千万人的“必备”。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有2000万人在快手获得收入,其中很多在偏远地区。

来自河北的贾茹和她的残疾人朋友,来自湖南的花仙子和她的乡亲们,来自贵州的石丽平和她那些在大山深处的绣娘们,来自四川的李君和他的村民们,他们都通过自身的努力,过上了如今蒸蒸日上的生活。同时他们也是顺应大势,利用短视频脱贫致富的万千快手用户的缩影。

数据显示,自2019-2020年,快手参与“福苗计划”扶贫带货活动的电商达人232多位,累计进行了720多场带货直播,助力超2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直播带货累计销售额超过4.48亿。

2020年,面对突入其来的疫情影响,快手已经和全国超过50个地区(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政府部门达成合作,发起“百城县长 直播助农”活动,举办近200场线上活动,直播带货累计销售额超3.6亿元。

得益于国家大的政策扶持,以及新时代下短视频平台涌现的红利,物质生活改善后,人们有了闲暇享受生活。李君的快手短视频里,多的是绿水青山,鸡鸭牛羊,笑脸盈盈的小孩,务农的老夫妻。其中,一对能歌善舞的老两口还登上了综艺。

“这里80多岁、90多岁的老人很多。”对于村民们如今的生活,李君倍感舒心,“婆婆养了鸡和猪后,赚到了钱,心态很好,天天唱歌。他们平常扭秧歌,跳舞,生活很滋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