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我国居民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仍未消除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21-03-17 20:39:35


新京报讯(记者 郭铁)3月17日,在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的“两会食安对话”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表示,我国居民对食品添加剂的科学认知水平较十年前已有提升,但一些误解仍未消除。食品添加剂是经济发展、科学进步的产物,“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

孙宝国指出,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大部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仍有误解,一些认知并不合理。一是添加剂不等同于食品添加剂,例如,三聚氰胺是应用在涂料、塑料等制品中的添加剂,并非食品添加剂。二是人们常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但食品添加剂不是现代食品工艺产生的,是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产物。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使用大米发酵制成的红曲米来作为生产腐乳使用的色素。三是食品添加剂的出新,是为了改善、提升食品品质,如保鲜等,而不是其他目的。另外,不能以成分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食物是否天然与食品安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比如毒蘑菇也是天然的,但每年都有食用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发生”。

对于一些网红品牌、新生品牌以“零添加”为主要宣传点的做法,孙宝国认为,按照我国现行标准和规定,企业不允许声称“零添加”“无添加”,不能以此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噱头。此外,一些商家或消费者追求配料表简洁化,但食品品质的好坏跟配料表中所列的成分多少没有必然联系。“通过配料表是看不出食品安全问题的,包括专家也看不出来。一种食品的安全、品质好坏需要检测。”

据孙宝国了解,目前全世界食品添加剂种类已超过1万种,美国FDA和环保局登记许可的食品添加剂也达到上万种。相比之下,我国现有食品添加剂仅2000多种,且每年获准使用的新添加剂种类仅十余种左右,审批速度较慢,很大原因是考虑到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果一种食品添加剂进口食品可以添加,但国内食品不允许添加,就会造成不正常竞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