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拉面哥"、"大衣哥"走红后 何妨让流量有质量又有质感?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1-03-19 18:43:20


常刷短视频的人,往往会有这种感受:每天都有热门推送,五花八门,同一话题会反复出现、多角度呈现,信息世界俨然被“热门”攻占。有人感慨,这是智媒时代的互动表达;也有人担忧,这是大数据制造的新的“信息茧房”。对“热门”中的主角来说,过量曝光带来成名走红的机会,也有心力交瘁的压力。

“热门”,意味着流量。有多热,就能带来多大流量。一段时间以来,从山东的“大衣哥”“拉面哥”,到安徽的“小马云”,再到上海街头的“流浪大师”,人们总会在某一特定时段被网络红人占据信息通道。据此,很多人认识了不一样的大千世界,感受到了世态万千。但是,不少当事人也经历了意外、无措、争议、沉寂的过程,生活与精神都被彻底改变。流量袭来,无论是“流量制造者”还是“流量贩卖者”,或是“流量围观者”,该如何坦然处之、妥善待之,是给全社会的一道全新考题。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辩证认识流量。物理学中的流量,说的是单位时间内流经通道的流体量;以此类比到互联网,也不难理解。有人将流量视为互联网的底层逻辑,“流量=需求=商业逻辑”的公式也广为人知。作品有多少点击数、带货卖了多少、关键词检索频率,都是流量的具体表达。商业意义上的流量只有多少之分,而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则有冷暖之别。流量代表了注意力密度,适度径流能带来甘泉的滋润,过载径流可能会引致决堤的风险。

古人做事有四句话: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天道,成于勤勉。对流量世界的人们来说,同样发人深省。“拉面哥”走红,靠的是憨厚实诚,还是售假欺诈?“流浪大师”成名,靠的是学识见识,还是低俗无知?李子柒走红,靠的是底蕴创意,还是剽窃抄袭?这些已经被事实确证了的答案,不言自明。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靠博眼球上位的走红不会长远,靠蹭流量放大热度的营销也只是留下荒诞。这也提醒那些无底线蹭热点者,倘若缺乏价值内核、缺乏信誉真诚、缺乏品质追求,即便火了一时也只是昙花一现。

即便如此,我们仍要警惕红火背后的“乌合困境”,防止过度消费、过度狂欢带来的负面影响。之所以不能让流量“放任自流”,就是因为流量所过之地,是公共平台、公共场域、公共空间。无底线追热度、极端化蹭流量,很容易把隐私的曝光成公开的、使有边界的演变成无约束的,最终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妨害公共秩序为代价。正因此,“大衣哥”家的大门被砸,“拉面哥”家门口成为“集市”,“小马云”成长一波三折,或许那些短视频博主、那些幕后推手们有利可图,但当事人的利益、意志并没有被充分尊重。无论是监管方还是平台方都要警醒,一旦让公共平台变成舆论卖场,就会把有意义的消解成低俗的、有趣的变成有害的,谁都不会是赢家。

前不久,卫国戍边英雄的一系列话题接连占据“热搜榜”。我们也在《英雄们的“热搜榜”,追!》一文中,为这一现象点赞。有网友留言,“不追网红不追星,只追人民子弟兵”“这才是新时代应该追的‘星’”“这才是有质感的热搜”。为什么英雄的“热搜榜”能引发如此共鸣?网友话中的“质感”正是答案,也代表了人们的价值选择。那些有分量的、有质量的、有质感的人和事、情与理,才是应该被涵养、被传播的流量。

有人说,流量红利会产生流量焦虑。面对流量,应该保持基本常识、思维理性和内心坚守。如何与流量更好共处?或许有一天,“拉面哥”重新回到熟悉的集市,为父老乡亲继续卖面时,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就是最好答案吧!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