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匿名、大额可溯 央行:数字人民币守护百姓财产安全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1-03-22 13:49:22


下载新浪财经APP,了解全球实时汇率

原标题:小额匿名、大额可溯 央行:数字人民币守护百姓财产安全 来源:经济参考报

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不过,有人担心央行掌握用户交易信息,侵犯用户隐私;也有人认为数字人民币的匿名特性将导致数字人民币成为犯罪工具。

针对上述担忧,在于20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可控匿名”作为数字人民币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体现了其M0(现金)的定位,保障公众合理的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防控和打击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

穆长春强调,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在现行支付工具中是等级最高的。与此同时,央行在保护合理的匿名需求同时,也要保持对犯罪行为的打击能力。

2021年2月,北京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活动。潘悦 摄2021年2月,北京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活动。潘悦 摄

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保护“等级最高”

穆长春表示,可控匿名的第一层含义,是匿名,就是要满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隐私保护的需求。目前的支付工具,无论是银行卡还是微信、支付宝,都是与银行账户体系绑定的,银行开户是实名制,无法满足匿名诉求。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账户松耦合,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小额匿名。

钱包采用了分级分类的设计,根据KYC(认识你的客户)程度的不同开立不同级别的数字钱包,满足公众不同支付需求。其中KYC强度最弱的钱包为匿名钱包,仅用手机号就可以开立,当然这类钱包的余额和每日交易限额也最低,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如果你要进行大额支付,就需要升级钱包,钱包余额和支付限额会随着KYC强度的增强而提高。这样设计的考虑是一方面满足公众合理隐私保护需求,另一方面要防范大额可疑交易风险。

“有人说,央行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查手机号,来获取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这其实是误解,尽管电信运营商的支付部门也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但是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电信运营商不得将手机客户信息披露给央行等第三方,当然也不得向自己运营数字人民币的部门提供。因此,用手机号开立的钱包对于人民银行和各运营机构来说是完全匿名的。”他说。

穆长春也表示,数字人民币推送子钱包的设计,也能够保护个人隐私。“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时,我们将用户的支付信息打包做加密处理,用子钱包的形式推送到电商平台去,平台是不知道你个人信息的,这样就保证了用户核心信息的隐私保护。”他说。另外,央行还进行了很多技术和制度设计来保证用户隐私安全。总之,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在现行支付工具中是等级最高的。

完全匿名不可行 保持对犯罪行为的打击能力

穆长春也表示,可控匿名的第二层含义,是可控,央行在保护合理的匿名需求同时,也要保持对犯罪行为的打击能力。“两边都不能太偏,偏向哪一边,都会有非常大的问题。”他说。

他表示,央行数字货币的匿名是以风险可控为前提的有限匿名,完全匿名的央行数字货币是不可行的。央行数字货币的匿名探索不能违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及反逃税等监管规定。

穆长春说,数字人民币如果匿名程度过高,也可能被犯罪分子盯上,变成黄赌毒等非法交易的工具。同时,数字人民币采取“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设计,也是希望让老百姓安心,如果发生利用数字人民币的电信诈骗,能够帮助老百姓把钱追回来,守护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用手机号开立数字钱包,人民银行并不掌握用户真实身份。那么怎么样保持打击犯罪行为的能力呢?“比如说经过大数据分析,所有的证据都显示某个用户在进行电信诈骗,我们并不知道这个人的真实身份,就把证据线索提交给有权机关,由执法部门依法去电信运营商、银行那里调取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这样,就实现一个平衡,在满足日常大多数人的合理匿名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保持对犯罪行为的打击能力。”他说。

穆长春也表示,在可以预见的很长时间内,纸币和数字人民币、电子支付将在很长时间内共存。人民银行作为一个公共部门,它提供的是公共品,只要有一个人还有纸钞的需求,这种公共品的供应就不会停止,而且按需来供应。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