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or胀——美国通胀长短期双框架的找寻与展望&数论经济系列十一
文/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一、美国通胀分析框架的构建
住宅、交通运输、食品与饮料是引起CPI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原油价格领先CPI交通运输分项1个月;CRB食品指数领先CPI食品与饮料分项7个月;CoreLogic房价指数领先CPI住宅分项17个月。除上述三项对波动率贡献较大的分项外,美国非农周薪与进口价格指数对核心CPI的解释度也较高。
根据上述5项指标拟合美国CPI预测的五因子模型,模型R Square达到0.77,模型中除原油价格仅领先1期外,其余因子至少领先7期,因此对原油价格半年内的走势做出预判后即可利用该模型估算半年内美国CPI走势。
二、美国下半年通胀走势
1、原油价格:供给端压缩空间有限,需求低迷下难有大涨,价格修复暂告一段落。从供需格局来看,供给端OPEC+减产力度将边际减弱、美国页岩油产量在价格修复下大概率也不会继续被动减产,供给压缩空间有限;需求端正在逐步修复,但在疫情常态化条件下或将维持一段时间的低迷。因此预计原油价格的修复将暂告一段落,价格达到阶段性高点,下半年油价大概率仍在页岩油盈亏平衡成本(35-50美元/桶)附近波动。
2、居民部门薪金增长难以推高短期通胀:工资薪金会通过“工资薪金增长→消费预期抬头→消费回升→通胀回升”的途径传导至CPI,且工资薪金取决于时薪与工时。时薪方面,在经历了4-6月因低薪就业人口大规模失业而被动出现的时薪增速提升后,从各项领先指标来看,时薪增速大概率将重回下行趋势。工时方面,由于美国目前处于经济衰退期,经济缓慢复苏且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预计未来工时受经济增速的影响难以出现进一步增长。结合时薪与工时的未来走势,预计下半年工资薪金增速仍趋向于放缓,由工资薪金带来通胀的可能性不大。
3、下半年通胀:短期CPI触底,但难有高通胀:在对原油价格前景做出展望后,利用CPI预测模型即可对下半年通胀走势进行预判。根据对油价进行乐观、中性、悲观(假设后,对应下半年CPI区间为0.2%-1%,中性区间在0.5%-1%,通胀趋势上触底回升,但也不会出现大幅通胀;同时四季度在农产品价格拖累下通胀或有小幅回落。
三、美国长期通胀分析框架的构建
我们从货币数量、总需求与总供给、经济结构三大维度构建了美国长期CPI的预测模型,模型中包含美国前10%人群的收入占比、全球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全球贸易额占全球GDP比重、原油价格、美国M1*货币流通速度)、劳动生产率6个指标,模型R Square达到0.78,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通胀的主要拐点均可做到较为准确的刻画。
以长期通胀模型为分析框架,近年来美国通胀持续低迷背后的原因在于:1)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缓慢压缩社会总需求、2)贫富差距拉大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均衡、3)全球化深化压低生产成品以及逆全球化带来需求弱化、4)技术进步会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单位劳动成本、5)原油价格近年来持续低迷、6)金融危机后增发的货币被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所对冲。
四、美国长期通胀走势:未来3年通胀中枢预计高于金融危机以来的均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角度: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兜底已在实质上有了“直升机撒钱”的意味。未来美联储若进一步辅助财政部维持较低的发债成本、降低债务利息负担,则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可能会更进一步受到财政部的干预,届时财政货币化带来的资金流入实体或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引起货币超发对通胀的传导。
全球化程度与劳动生产率角度:逆全球化浪潮以及疫情冲击下,全球供应链面临进一步撕裂的风险。这会通过全球化的倒退以及对劳动生产率的冲击改变全球生产成本持续被压低的格局,预计将带来通胀的回归。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波动超预期,疫情再度爆发带来经济下滑超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美国短期通胀分析框架的构建
在展开通胀分析框架的构建之前,我们首先框定本篇通胀所选取的指标:为了长短期分析框架衔接且可比,本篇主要探讨美国CPI同比增速。而PCE作为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之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权重和编制方法与CPI存在差异,因此会单独再做研究。
住宅、交通运输、食品与饮料是引起CPI波动的最主要因素。美国劳工统计局将CPI划分为8大分项,分别为食品与饮料、交通运输、服装、住宅、医疗保健、娱乐、教育与通信、其他商品与服务。根据各分项对整体通胀波动幅度的贡献=波动幅度*权重来测算,住宅、交通运输、食品与饮料是引起CPI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其中住宅是由于权重最高,交通运输与食品饮料则是由于波动幅度最大。另外,在核心通胀中,由于医疗保健分项的权重较高,因此对核心通胀的波动贡献也较大。
CoreLogic房价指数、原油价格与CRB食品指数对CPI住宅、交通运输、食品与饮料分项具有领先性。从CPI各分项的领先指标来看,原油价格领先CPI交通运输分项1个月;CRB食品指数领先CPI食品与饮料分项7个月;CoreLogic房价指数领先CPI住宅分项17个月,同时由于住房分项中包含了4%的燃料价格因素,因此在油价快速上涨时期,住宅项CPI也会出现明显上行,与房价走势呈现一定背离,最典型的为2000年与2008年。
除上述三项对波动率贡献较大的分项外,美国非农周薪与进口价格指数对核心CPI的解释度也较高。工资薪金会通过“工资薪金增长→消费预期抬头→消费回升→通胀回升”的途径传导至CPI,而进口价格指数则反映了美国作为贸易逆差国的输入型通胀。美国非农周薪同比增速领先核心CPI 13个月,美国进口价格同比增速领先核心CPI 15个月。
根据上述5项指标拟合美国CPI预测的五因子模型,模型R Square达到0.77,模型中所有系数均显著;从拟合效果来看,基本能够刻画出CPI的月度波动。由于模型中除原油价格仅领先1期外,其余因子至少领先7期,因此对原油价格半年内的走势做出预判后即可利用该模型估算半年内美国CPI走势。但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对2009年CPI大幅走负以及2011年CPI快速走高的幅度刻画有所欠缺。
二
美国下半年通胀走势展望
(一)原油价格:价格修复暂告一段落
供给端压缩空间有限,需求低迷下难有大涨。5月以来,由于全球主要产油国协同减产,叠加油价暴跌后导致美国页岩油被动减产,全球油价触底回升。但随着需求端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以及减产带来油价回升,供给端未来进一步压缩空间有限。同时需求端虽有回暖,但疫情常态化影响下需求难有大幅改善,目前美国原油库存依然高企。EIA预计下半年油价均值为41美元/桶,基本与6月均价持平,预计年内油价难有大涨,到2021年伴随需求端回暖,油价有望升至50美元/桶左右。具体来看:
1、供给端:进一步压缩空间有限
供给端:OPEC+于4月达成减产协议,目前来看协议完成度较高。根据减产协议,以2018年10月产量为基准(沙特、俄罗斯以1100万桶/天为基准),分为三阶段进行减产:(1)2020年5-6月减产970万桶/天,其中OPEC国家的减产份额为608.4万桶/日,6月6日将第一阶段减产协议时间延长一个月至7月;(2)2020年8月-2020年12月减产770万桶/天;(3)2021年1月-2022年4月减产580万桶/天。从实际减产情况来看,6月OPEC合计产量2227万桶/日,较2018年10月基准产量减少1009万桶/日,减产执行率超过100%,而根据OPEC联合技术委员会的表态,6月OPEC减产执行率为107%。
但OPEC+自8月起将缩减减产规模。6月6日的OPEC+部长级会议中,各成员国同意将第一阶段减产协议时间延长至7月,并且要求在5-6月未能按照配额减产的成员国(包括伊拉克、尼日利亚和哈萨克斯坦)进行补偿性减产,即在8-9月补偿减产84.2万桶/日。不过随着疫情缓和后各国逐步复工,原油需求开始回升,俄罗斯与沙特均表示将在8月起收缩减产额度,考虑到在油价企稳回升、原油需求回暖的背景下,OPEC+若继续减产无异于主动让出市场份额,OPEC+自8月起将依据协议收缩减产规模降至770万桶/日。
美国6月页岩油产量较3-4月下降174万桶/日,但随着油价企稳产量或将触底反弹。3月原油价格暴跌后,油价跌至页岩油盈亏平衡线(约35-50美元/桶)以下,同时金融市场流动性危机也为页岩油企业融资带来困境,导致大量美国页岩油企业被动减产,美国活跃钻井机数大幅下降至历史低位;根据EIA数据6月页岩油产量较3-4月下降174万桶/日至1098万桶/日,预计下半年产量将维持在1100万桶/日附近。同时,原油价格企稳后部分页岩油企业能够实现盈亏平衡,或将重新增产,页岩油产量或出现反弹。不过由于融资环境不利以及低迷的油价,美国原油企业削减了一季度资本支出至150亿美元,同比减少20%,并宣布将在今年的剩余时间进一步削减预算,因此预计即便增产,规模也将有限,不会带来供给的大幅扩张并拉低价格。
2、需求端:需求弱修复但仍低迷
需求端:全球原油需求下滑幅度弱于预期,下半年逐步修复。OPEC在7月的月度报告中将2020年全年的原油需求增速预期由-907万桶/日上调至-895万桶/日,2021年起恢复正增长。EIA则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原油消费量为8440万桶/日,比2019年减少810万桶/日,下半年原油需求量同比减少580万桶/日,较上半年有显著改善。从EIA预测的原油供需平衡来看,下半年原油供过于求的格局有望出现逆转,原油供需将回归正常化。不过由于原油库存目前仍然高企,高库存将是油价进一步上涨的压力。
落到原油价格来看,价格修复暂告一段落,下半年价格大概率仍在页岩油盈亏平衡成本(35-50美元/桶)附近波动。从供需格局来看,供给端OPEC+减产力度将边际减弱、美国页岩油产量在价格修复下大概率也不会继续被动减产,供给压缩空间有限;需求端正在逐步修复,但在疫情常态化条件下或将维持一段时间的低迷。因此预计原油价格的修复将暂告一段落,价格达到阶段性高点,下半年油价大概率仍在页岩油盈亏平衡成本(35-50美元/桶)附近波动。
(二)居民部门薪金增长难以推高短期通胀
工资薪金会通过“工资薪金增长→消费预期抬头→消费回升→通胀回升”的途径传导至CPI,而周薪=时薪*工时。因此我们分别对时薪与工时的未来走势进行预判,从而分析居民部门薪金增长是否会推高短期通胀。
低薪的一般服务业与贸易业就业人数减少推高了平均时薪。4月以来美国非农时薪增速录得高增长,而从各行业对私人部门人均时薪增速的贡献来看,时薪的高增速主要为低薪的一般服务业与贸易业就业人数的减少推高了平均时薪;另外,专业和商业化服务以及制造业时薪对平均时薪的贡献也较大。明确了近几个月时薪高增速的来源,则可以进一步分析各行业时薪增长的前景。
贸易时薪增速的变化趋势与全球贸易增速高度相关,大致滞后于全球贸易增速一年半左右。全球贸易在2019年已降至负增长,2020年3-4月全球疫情最为严峻期间降幅达到-20%左右。而IMF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计2020年全球贸易增速为-11.9%,2021年为8%,因此贸易时薪增速在近几个月的高增长后大概率将重回低增速。
专业和商业服务、一般服务业两者作为服务业,受需求端消费的影响较大,两大服务业的时薪增速与GDP个人消费支出增速接近同步变动。疫情爆发初期,在各项经济封锁措施下服务业就业受到最大冲击,就业人口大幅收缩,而由于服务业普遍为低薪行业,在就业人数减少后反而呈现出时薪提升走势。但从GDP个人消费支出增速的走势来看,在失业率依然高企、经济增速缓慢修复的背景下,个人消费支出增速预计仍将处于低位,彭博一致预期年内个人消费支出增速为-5.9%(2019年为2.6%),因此服务业时薪增速预计难以维持当下高增长。
美国制造业的时薪增速与美国人均GDP增速高度相关,滞后于人均GDP增速变化1年半左右。相较于其他行业,制造业与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相关性更高。经济整体增长情况决定了企业是否会扩大投资进行生产,并进一步决定了制造业整体时薪增速。美国人均GDP增速自2019年开始放缓,意味着制造业时薪增速未来也将呈现放缓趋势。
综合来看,在经历了4-6月因低薪就业人口大规模失业而被动出现的时薪增速提升后,从各项领先指标来看时薪增速大概率将重回下行趋势。确认时薪变化趋势后,我们再分析工时因素。工时变化受时薪增速和GDP增速的影响,当时薪增长加快,工时会相对减小,当时薪增速稳定或回落时,工时变化主要由经济环境决定。而考虑到美国目前处于一轮经济衰退期,从美联储的经济预测来看,2020年GDP增速将下滑至-6.5%,下半年有望实现缓慢复苏,但仍存较大不确定性。因此预计未来工时受经济增速的影响难以出现进一步增长。
结合时薪与工时的未来走势,预计下半年工资薪金增速仍趋向于放缓,由工资薪金带来通胀的可能性不大,
4-5月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主要为政府财政补贴所带来,持续性存在不确定。疫情以来,美国针对家庭部门进行的转移支付包括1)纾困支票,年收入低于7.5万美元的公民可获得1200美元的支票,年收入低于15万美元的夫妇将获得2400美元的支票;2)失业救济金,每个失业者获得的救济金每周增加600美元;其中纾困支票于5月到期、失业救济金于7月30日到期。4月以来的政府补贴带来民收入快速增长,但实际上雇员报酬依旧低于正常时期。7月末当前的财政补贴均将到期,若国会无法及时推出新一轮的政府补贴,则需要警惕居民收入的再度回落。
(三)下半年通胀:短期CPI触底,但难有高通胀
在对原油价格前景做出展望后,利用CPI预测模型即可对下半年通胀走势进行预判。根据对油价进行乐观(下半年油价逐步回升至50美元/桶)、中性(下半年油价维持在40美元/桶附近)、悲观(下半年油价逐步下跌至35美元/桶的成本线)假设后,对应下半年CPI区间为0.2%-1%,中性区间在0.5%-1%,通胀趋势上触底回升,但也不会出现大幅通胀;同时四季度在农产品价格拖累下通胀或有小幅回落。不过,由于基数原因,若油价在明年不出现暴跌,则2021年4-5月原油价格同比高增速预计将带来通胀短期的高企。
三
美国长期通胀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美国长期通胀模型
对于长期通胀的预测,我们需要回归通胀理论、寻找通胀背后的长期推动因素。从经济学理论来看,一般对通胀成因有三种解释,一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认为通胀是货币现象,二是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认为通胀背后存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原因,三是从经济结构的角度,认为经济制度、技术等结构性因素的变化会引起通货膨胀。基于理论背景,我们构建了美国长期通胀的预测模型。
Ø货币数量维度,采用了“美国M1*货币流通速度同比增速”指标,衡量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决定的货币发行数量增速。根据货币数量论,当货币供应量M与货币流通速度V同时提升时,才会推升通胀,而若货币供应量的提升伴随着货币流通速度放缓,则“通货”的膨胀未必会带来通货膨胀。
Ø总需求维度,我们采用了美国贫富差距、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全球化程度来衡量总需求,对应所选用的指标为“美国前10%人群的收入占比标准差MA3”、“全球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同比增速”与“全球贸易额占全球GDP比重的同比增速”。贫富差距与人口老龄化深度从边际消费倾向的角度影响总需求,贫富差距拉大会造成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下沉,老龄化加剧会减少劳动人口的占比,而中低收入群体与劳动人口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因此这两类群体收入比重的降低会压缩全社会的总需求。全球化则从国际贸易的渠道影响总需求,全球化的深化扩大国际贸易量,进而提振总需求。
Ø总供给维度,首先采用“原油价格的同比增速”衡量原材料供给冲击,另外,全球化也可以从供给端冲击通胀,主要的渠道在于全球化的深化带来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与产业链的国际布局,进而带来产业链综合成本的下降。
Ø经济结构维度,采用了“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速MA3”衡量科技水平的变化。通常来说,技术水平的提升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根据上述6项指标拟合美国长期CPI的预测模型,模型R Square达到0.78,模型中所有系数均显著;从拟合效果来看,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通胀的主要拐点均可做到较为准确的刻画。但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未能对1980年以及1994年的通胀幅度做出准确预测。
(二)近年来通胀持续低迷背后的结构性变化
依据我们所构建的长期通胀分析框架与模型,我们可以寻找到近年来导致通胀持续低迷背后的原因。具体来看:
1、全球的结构性变化抑制通胀抬升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缓慢压缩社会总需求。目前的学术研究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对低通胀的传导路径通常来说有两条:生命周期消费与投票者偏好。一方面,老龄人口的消费倾向较低,同时青年人口占比的减少将降低一国储蓄率,低储蓄率进而带来低投资,造成总需求的下降,对通胀带来向下的压制。另一方面,老龄人口对通胀的容忍度较低,因此老龄化的加剧也会不利于央行通胀目标的实现。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通过将2010-2016年间各国平均老龄人口抚养比以及平均通胀率进行回归后发现,老龄人口抚养比较高的国家对应了较低的通胀率,而日本则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国家。日本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与之相随的则是日本在此后通胀率长期维持在2%以下。尽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老龄化的加深会通过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传导至通胀,但由于美国作为全球的最终需求国,可以通过产业链全球化布局的方式找到成本最低的区位,进而规避因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通胀问题,因此在长期通胀模型中,我们所选用的全球劳动人口比重与通胀成正比关系,在进入21世纪后全球劳动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对应全球老年人口比重由不到7%提升至9.1%,而通胀则持续低迷。
贫富差距拉大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也是在中长期压低通胀的诱因之一。1980年代以来,由于新自由主义注重效率的社会分配方式导致收入分配逐步向资本要素倾斜,这加剧了贫富差距,数据上可以看到美国前10%群体的财富占全社会份额持续提升、财富分配不平等状况持续加剧,同时,劳动报酬占比逐步让位于企业报酬占比,收入分配向资本要素集中。这一现象对通胀的影响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方面,美国制造业等中等收入职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减少,大量劳动力流向服务业等低收入岗位,造成全社会的平均薪资增速放缓,中产阶级收入水平下沉,而全社会平均薪资增速的缓慢弱化了居民部门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贫富差距的加大或弱化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共同造成了通胀低迷的环境。
全球化程度深化的过程停滞带来国际贸易的放缓。全球化程度加深对通胀的作用在供给端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商品贸易的全球化使得各国生产的产品与服务均参与到了激烈的竞争之中,市场竞争的加剧压低了相应商品的价格;同时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全球市场关联更为紧密,原本因地理隔离而分割的市场更为统一。另一方面,由于供应链的全球化,企业可以将其产线设置在成本最低的区位以降低综合成本,这也是为何在近几年我们看到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多地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同时主要进口国也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寻找价格最低的商品进口。在源源不断的低成本供给冲击下,发达国家进口商品价格不断被压低,通胀水平因此也被长期压制。而在需求端,全球化的深化带来的全球贸易量提升,进而提振总需求则会带来通胀的提升。而从我们的通胀模型来看,全球化程度与美国CPI成正比,反映了对美国而言,全球化提振总需求的逻辑对通胀的影响更大,而2018年以来以美欧贸易摩擦为代表的逆全球化趋势冲击了全球需求,对美国通胀会起到压制的作用。
技术进步会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单位劳动成本,压低了商品生产的成本。格林斯潘在2005年美国国会证词中就曾表示,计算机、通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了密集使用新技术的商品价格,并降低了单位劳动生产成本从而抑制了通胀压力。通过观察1980年以来美国非农劳动生产率与核心CPI的相关性也可以看到,越高的劳动生产率对应了越低的通胀水平。
另外,原油价格作为供给端的重要原材料,对近几年通胀的低迷同样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能源价格本身即为美国CPI的一部分,而即使我们关注剔除油价因素后的核心通胀,也可以看到由于原油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原油价格通过中间品价格仍会进一步传导至服装、运输、电力等成本。2014年以来由于美国页岩油开始量产,大量原油供给的释放拉低了全球原油价格,油价进入了30-80美元/桶的低位均衡状态,而油价的低迷也对这一时期低通胀的环境推波助澜。
2、“通货”膨胀由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失效
危机后资金沉淀在金融体系内部,背后的本质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引发了通胀的低迷。从理论上讲,资金的脱实向虚、金融市场资产价格的膨胀,都会降低货币周转的速度,而费雪方程式MV=PT也告诉我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V的下降将带来物价水平P的下降,这也从货币层面解释了“通货”的膨胀为何未能传导至实体经济。
一方面,货币放水引发金融高度繁荣,但对实体经济支持有限,资金脱实向虚,未进入实体经济,也难以引发实体经济通胀。金融危机后美联储QE操作带来的大规模流动性供应对金融资产价格起到了明显的推动效果:美国上市公司市值/GDP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美股当前的市值占比达到了金融危机前的近一倍。由于资金呈现脱实向虚的趋势,大量的流动性并未进入实体经济,因此危机后“通货”的膨胀带来更多是资产价格的膨胀,而非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央行在量化宽松投放大量流动性后,大量货币以存款准备金或活期存款的方式沉淀在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美联储在量化宽松后,伴随着央行总资产大幅攀升的是准备金,准备金占美联储总资产比重约47%。由于金融危机后银行业监管趋严,为满足LCR监管指标等要求,商业银行有较强意愿持有更多的准备金资产,导致大量资金留存在银行体系内部,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也避免了大水漫灌带来的通货膨胀。
四
美国长期通胀走势:疫后“新通胀时代”
疫情作为催化剂,可能导致维系低通胀的经济结构与金融体系发生转变,进而逆转长期低通胀环境,美国或进入到新一轮通胀的时代。而从我们的长期通胀模型也可以看出,未来三年美国通胀中枢将高于金融危机后的均值水平。而引发中长期通胀中枢提升的核心因素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
(一)货币流通速度:财政货币化的试验带来的“直升机撒钱”
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兜底已在实质上有了“直升机撒钱”的意味。或将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引起货币超发对通胀的传导。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宽货币、宽财政不同,当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空间有限,且疫情带来的供给端问题难以单纯由货币政策大量放水解决,因此疫情后我们看到美联储一直扮演了辅助财政政策工具、兜底经济的角色。其中薪资保护计划PPP贷款支持便利即为最典型的代表,PPP贷款本为美国政府向小型企业提供的贷款计划,美联储为提高贷款机构运用该项工具的意愿,允许商业银行以发放的PPP贷款作为抵押品向美联储申请再融资,该项工具实质上已将美联储由银行体系的最后贷款人扩展至整个经济的最后贷款人。未来美联储若为了辅助财政部维持较低的发债成本、降低债务利息负担而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等操作,则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可能会更进一步受到财政部的干预,届时财政货币化带来的资金流入实体或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引起货币超发对通胀的传导。
(二)全球化程度与劳动生产率:全球价值链若进一步撕裂,或带来全球化与生产率的倒退
逆全球化浪潮以及疫情冲击下全球供应链的撕裂风险或将对长期通胀上行压力带来更为深远的供给冲击。疫情全球蔓延以来,由于各国工业生产停滞、国际贸易中断,引发了全球产业链运转受阻。以中国为例,中国是全球重要的工业生产中间品出口国,计算机电子产品、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其他运输设备、纺织服装等行业出口占全球比重较高;在国内2-3月的疫情爆发期,由于工业生产中断而导致了美欧等国电子、汽车等产业因原材料供应不足而出现了生产周期延长的问题;而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各国的工业生产都出现中断,进一步加剧全球价值链的受阻。疫情的冲击使得原本就因贸易摩擦与民粹主义承压的全球价值链面临着进一步撕裂的风险,或将通过全球化的倒退以及对劳动生产率的冲击改变全球生产成本持续被压低的格局,带来通胀的回归。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