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业绩萎缩,债务重压,困境的泰禾集团靠什么打动万科?
距离泰禾集团(SZ:000732)8月3日晚间公布简式权益变动书已经过去了一周时间,目前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不过,万科与泰禾集团之间的“联姻”之路,看起来并不平坦。经营业绩再次出现萎缩,已经让市场开始担忧其未来经营状况。尤其是规模高达1900亿的负债,可能让万科忌惮三分。
业绩出现萎缩
日前,泰禾集团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0年中期净利润亏损14.6亿至18.6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193.54%至219.16%。
而在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泰禾集团业绩已经出现明显下滑。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80亿,同比下降93.57%,而净利润则亏损5.64亿元,同比猛降157.99%。
其实,在最近两年,泰禾集团在经营方面不但未能持续取得突破,反而出现萎缩迹象。数据显示,泰禾集团2019年营业收入236.21亿元,同比下降23.77%;净利润为7.2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1.39%。
而在2018年之前,泰禾集团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5-2017年,泰禾集团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148.13亿元、207.28亿元和243.31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25亿元、17.07亿元以及21.24亿元。
作为闽系房企,“高周转”是泰禾集团的标签。高周转一度让泰禾集团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态势,并在2018年高调宣布,公司将继续以“高品质下的高周转”为经营导向,力争早日进入房地产行业第一梯队。2017年12月,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甚至豪迈地表示,泰禾集团2018年的销售目标为2000亿元。
时移世易,此前一直走激进扩张的路线泰禾集团,反受战略掣肘。天风证券曾发表研报称,从管理上看,企业的扩张冲动,实控人个人激进的风格,均可能加重公司现金流困境。高端路线、商业地产和无序多元化扩张,可能面临回款慢、资金占用量大的问题,从而影响房企的信用资质。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泰禾集团变得举步维艰。
时至今日,让黄其森没有想到的是,当初的豪言,现在看来可能已经成为永远也实现不了的目标。
债务重压仍存
被巨额债务压得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泰禾集团,再次出现中期票据违约情形。
泰禾集团8月4日晚间公告称,因触发关于债务交叉违约约定,原定于9月8日“17泰禾MTN002”到期兑付本息,现加速至8月4日进行本息兑付。数据显示,这笔债券发行总额为20亿元,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7.50%,本期应还本息金额21.5亿元,
公告解释说,公司中期票据未能按期兑付事项,可能带来公司及公司子公司签署的相关融资合同及相关文件项下的债务交叉违约,如在协议约定的补救期内未消除,可能引发债权人要求提前偿还债务。
而就在此前一周,泰禾集团于7月31日晚公告,受地产整体环境下行、新冠肺炎疫情等叠加因素的影响,公司现有项目的去化率短期内有所下降,销售预期存在波动,同时由于公司自身债务规模庞大、融资成本高企、债务集中到付等问题使得公司短期流动性出现困难,公司将无法按期完成公司债券“18泰禾01”本期利息及回售本金的兑付。据了解,这笔债券发行规模为15亿元。
另有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泰禾集团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为270.65亿元。泰禾集团方面称,公司因子公司未履行还款义务被列为被执行人,相关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财务分析人士认为,泰禾集团的违约的直接原因则是新冠肺炎疫情对销售和回款的冲击,但根本上还是公司战略与行业现金流规律之间背离造成的。
万科有所顾忌
对于泰禾集团当前所面临的巨额债务,万科也有所顾忌。
根据泰禾集团8月3日晚间公布简式权益变动书,万科重点关注的就是债务问题。万科设置了较为严格的前提条件,有不少与债务问题有关,比如包括泰禾制定债务重组方案并与债权人达成一致,能支持泰禾可持续经营,且得到泰禾与万科一致认可;泰禾的资产、债务及业务等不存在影响公司持续经营重大问题或重大不利变化等。
在黄其森看来,债务压力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他曾表示:“泰禾有6000亿货值、1000多亿的负债,回旋余地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又在一线、强二线。你说这个风险有多大,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这些东西都是公开的。”
然而,事实可能真的没有那么简单。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季度,泰禾集团负债总额高达1900.46亿元,资产负债率85.06%。2017年底,泰禾集团曾提出2018年降到75%的目标,时间虽然过去了两年多,但距离目标依然差了整整10个百分点。
更加让人揪心的是,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流动负债为1581.70亿元,这些都是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
因此,万科设置诸多条件,从表面上看是为了自身安全着想,其实从深层次角度来分析,也体现出万科对此次交易持谨慎态度。
泰禾集团到底能不能打动好不容易才现身的“救世主”,仍存变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