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合肥模式可行?
范欣
最近一段时间,受到发达国家保护主义影响,我国很多产业都暴露出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的短板。为此,近期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导向到微观企业投资领域都在大力向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产业方向倾斜。
虽然发展方向已十分清晰,但具体实施路径仍需进一步探讨。主流观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主流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通过整合国家各类科研和学术机构,集中力量办大事,由国家整体出资进行产学研科技攻关,另一条则是国家出台普惠性产业政策,引导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市场化方式加快攻关。
上述两种路径在过往时代均有成功案例,但在当前实施过程中却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第一条路径主要是遵循我国发展航天航空产业的模式,无疑必然会大幅增加国家在此方面投入力度,虽然站在国家利益角度无可厚非,但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减税降费,财政收入短期承压,且会因缺乏有效市场竞争带来效率和预期成果的损失;第二条路径无疑是较为理想化的发展路径,改革开放至今家电、互联网等产业都是依靠自身力量攻克核心技术,这样不但能大幅节约财政投入,更能在技术攻关过程中产生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
如果观察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同时期的应对策略就可发现,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前期往往需要大量财政投入以及企业、研究单位的密切配合,单个企业在此方面能贡献的力量较为渺小,不足以完成如此有难度的艰巨任务。华为已经是这方面国内甚至国际做的比较好的企业,但在基础科学领域投入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而,找到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短期能在关键领域形成较大突破的合适路径对当前我国至关重要。
其实,这些年我国一些地方在此方面已积累不少经验,并已探索出既能通过政府部门有力支持又能体现市场化的合理路径,这就是合肥模式。此前,各大媒体轮番以“赌城”“最牛风投城市”等为标题报道合肥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的模式,其实这是对合肥改革政府投融资模式的一种误解,近期合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公开驳斥了这种说法。
要理解合肥发展关键产业模式还得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说起。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方政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因为只有引进大企业才能有效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无一例外地给予企业以土地、信贷、税收等政策上的优惠,这种模式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较为受用,工业企业可以在各地快速扩张产能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制造成本。但由此造成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最明显的就是由于人为压低了各生产要素的价格,导致同质化工业企业投资过度,造成工业产业产能过剩问题。而且,在驱动经济增长动能由传统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换的关键时期,这种招商引资模式就更显得力不从心了,因为对科创类企业而言,他们最为缺乏的并非是降低上述要素价格,而是启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及营商环境方面的持续改善。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那么一个地方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就无从谈起。
合肥起初也是采取了我国大多数城市采取的招商引资模式,引入了诸多国内知名的电器制造企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各企业普遍反映像液晶面板这种关键产品牢牢被国外企业所垄断,限制了电器企业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不说还大幅压榨了企业利润率,因而引入液晶面板企业就成为合肥招商引资的重点。恰巧彼时京东方正在谋求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布局,但苦于资金不足,合肥市在综合评估后,最终拿出巨大诚意通过定向增发方式投资了京东方,京东方顺利落户合肥,随后,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10.5代线也先后在合肥建成投产,合肥市也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基地之一。此后,合肥市慢慢摸索出了一条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的“投资—上市—退出”产业投资模式,并培养了一批堪比投行的风险投资专业团队,陆续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引入了兆易创新、蔚来中国、大众汽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可以说,在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产业上,合肥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合肥主要是通过合肥建投、合肥产投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完成的这些产业布局和投资。要知道,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自上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一直都是地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主体,且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多是盈利能力较差或亏损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扮演的是弥补分税制下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角色。
可从2008年开始,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爆发式增长,造成了个别地方盲目通过投融资平台大肆举债修建远超自身经济实力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而出现了地方隐性债务激增的严重问题。因而,2010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抑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盲目发展,并修改了《预算法》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直接融资。一时间,各地投融资平台因无法新举债面临严峻的转型问题,而在经济下行周期需要加大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之时,仅靠地方政府发债直接融资又显得力不从心。合肥模式给出了投融资平台的转型方向,通过投资这些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形成盈利,再用盈利反哺本身不赚钱的基础设施项目,形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良性循环。不仅在短期有力拉动了区域投资、增大了基础设施有效供给,更通过市场化方式探索出了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难题,一举两得。
当然,对于合肥模式,也有人提出了质疑,科创类企业在初创期存在较大失败可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成为风险投资类企业存在一定投资失败的风险,但无疑,合肥模式给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值得未来通过大量时间和实践予以证明。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