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考大军需求延后,国内最大民营眼科医院上半年少做了超6万台手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记者 | 张艺
新冠疫情的影响和高考推迟至7月使得眼部治疗的需求延后,国内最大民营眼科医院爱尔眼科(300015.SZ)上半年同比少做了6.33万台手术。
尽管如此,这家眼科龙头第二季度业绩快速恢复,并取得了上市以来最佳战绩,且7月营收继续大幅攀升。
短期震荡不改长期向上趋势,爱尔眼科的快速回升在于龙头的规模效应,而其民营一家独大的行业地位又得益于首创分级连锁模式的扩张。但不能忽视的是,大规模并购扩张的“后遗症”便是账上趴着超过27亿元的商誉。
高考大军屈光手术需求延至7月
爱尔眼科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4亿元,同比减少12.3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减少2.72%;归属于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79亿元,同比下降16.69%。
若分季来看,爱尔眼科的恢复势头喜人。
爱尔眼科单季业绩周期波动明显,从每年四季度到次年一、二、三季度呈阶梯式递增。疫情打乱了公司2020年的节奏,爱尔眼科第一季度净利润大降超过70%。
公司第二季度业绩则急速回升,以近6亿元的净利润取得了公司上市以来单季最高利润水平。
二季度业绩向上拐点利好之下,爱尔眼科市值近期也在不断刷新新高。公司最新市值1910亿元,已逼近2000亿元大关,较2020年年初增加了685亿元,较2019年年初增加了2倍。
疫情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冲击明显。爱尔眼科境内外业务均受影响,尤其是武汉子公司受重创。
中报显示,疫情对爱尔眼科境内影响主要在2月至4月,对境外主营业务的影响主要从3月下旬延续到6月。截至目前,受疫情反复影响仍有部分地区网点尚未完全恢复,尤其湖北地区作为公司最成熟的战略基地之一,处在全国疫情的重灾区,经营业绩深受重创。
界面新闻对比发现,在爱尔眼科十大子公司中,武汉爱尔眼科医疗有限公司自2019年上半年的排名第二,掉至2020年的第四位。该子公司营收由2.64亿元缩水至1.56亿元,净利润由5318.18万元降至2791.18万元,降幅远高于公司整体水平。
此外,京津冀及东北三省、新疆等省区出现疫情二次反复,这些地区的医院业务也受到了较大影响。
中报显示,上半年由于疫情的冲击,导致爱尔眼科门诊量264.11万人次,同比减少16.53%;手术量23.63万例,去年同期手术29.96万例,同比减少21.13%,减少手术台数6.33万台。
此外,高考推迟也使得原本6月的眼部手术传统高考高峰相应延迟至7月。
爱尔眼科主要业务包括屈光手术、白内障手术、眼前段手术、眼后段手术、视光服务等。
其中,高考大军是屈光手术的主要群体之一。屈光手术也是爱尔眼科最主要的营收和利润来源,疫情加高考延期的影响,上半年公司这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41亿元,同比下降13.38%。
中报可见,爱尔眼科7月整体业绩快速提升。6月公司境内主营收入同比下降7.73%,到7月则同比大增47.92%。
视光服务的受众则为多中小学生。一季度因停工停学对爱尔眼科视光项目的收入达成影响巨大,随着二季度各中小学的陆续返校,视光项目的刚性需求得以释放,业务快速恢复。
并购扩张带来27亿商誉
爱尔眼科成为国内一家独大的民营眼科医院得益于独创的分级连锁模式扩张。这种模式使得公司资源充分共享、模式快速复制、规模迅速扩大。
基于对眼科市场前景的看好,和爱尔眼科的市场地位,境内外机构对爱尔眼科前景一致看好。
今年6月,爱尔眼科完成了对奥理德视光、宣城眼科医院等30家医院的股权收购,并募集配套资金7.1亿元。定增的八个发行对象中,外资参与比例超过70%,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参与其中,包括高盛、瑞信、摩根大通、瑞银等。此次收购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全国网络战略布局,加固了公司行业地位。
平安证券分析师叶寅认为,我国的眼科医疗市场的总体规模从2013年的545亿元逐步增长至2018年的1083亿元,预计2019年市场总体规模超过1240亿元。民营眼科医院迎来快速增长阶段,市占率有望提升,抢占公立医院市场。眼科龙头爱尔眼科扩张模式成功,新建设的医院不断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然而,以并购的方式快速扩张的另一面则是商誉的高企。截至上半年末,爱尔眼科账面商誉还有高达27.02亿元。这成为爱尔眼科的一大隐患。此外,快速扩张也给管理方面带来较大挑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