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基金买新的还是买老的?来听听理性的声音
来源:都市快报
都市快报讯 春节后,新发基金延续节前的火爆,仅本周就有90只新基金发售,其中约60只为权益类。然而,最近几个交易日,抱团股崩塌式下跌给基金市场泼了盆冷水。几乎肯定,这影响了新基金的申购热情。
与此同时,市场里还回荡着另一种声音,“基金买旧不买新,买新基金的都是韭菜。”也有“站新派”提出反对,“市场调整,很多老基金调仓并没有那么快,让新基金慢慢建仓,未尝不是好事儿啊。”
买新还是买旧?因人而异、因市场而异,其实很难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与其盲目跟着大V走,不如听听理性的声音,分清新老基金的利与弊。投资者需要结合自己资金体量、风险偏好、预期收益和操作风格,才能选择合适的基金。
抱团股泼冷水 新基金销售两极分化
昨天,近30只新基金同时开售,很不巧地碰到了抱团股大跌。
我们都知道,不少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仓位集中在抱团股上,如果没有及时调仓,这些规模较大、业绩优异的基金会遭到重创。
从最后的净值来看,不少明星基金当日跌幅在3%-5%之间。明星基金经理易方达张坤的2个产品跌幅分别是4.44%和5.05%。基民们大失所望。
事实证明,“突发状况”对绩优基金经理新发产品的申购情绪有一定影响。
昨天,多只新发基金延续一日售罄的景象,总吸金规模约450亿元。但是抛开绩优基金经理,更多知名度并不高的产品销量却很平淡。
相比于1月份的火爆,眼下新发基金市场的情况,还真的有点降温的感觉。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目前,2月募集规模在4000亿元,相比于1月的8000亿元缩减了一半。当然这跟2月春节假期空档有关。
但总量上来看,1月和2月的新基金募集量还是挺大的,至少说明,市场目前还不愁没有“余量”。
根据万得数据,截止到2月21日,新成立基金222只,合计募集规模7194.3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也是新基金发行规模突破7000亿元最快的一年。
4个数据 快速“扫描”老基金
说到这个话题,不得不提的是上个月银华基金总经理的一次公开讲话。
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表示,老基金有历史业绩,具有运作平稳、风格明确、仓位较高等特点,在看好市场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大家可以根据产品和管理人特点挑选适合自己的新基金,也可选择优秀基金经理的老基金,专业投资者一般都买老基金。
对于这个观点,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认同。“特别是单边上行市场,买老基金,就像是买了票直接发车。而新基金有一个建仓过程,如果市场疾速上涨,发车慢的新基金就有可能错过。”
如何根据历史数据,快速“扫描”老基金呢?这里有4个数据,可以作为衡量基金“香不香”的标准。看完大概就能感知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风格了,再结合个人的情况,据此挑选。
这4个数据分别是年化回报、最大回撤、夏普比率、基金规模。
这些数据不用特意去找,在银行、支付宝、同花顺爱基金、天天基金网等代销或者基金公司的直销渠道里基本都有。
年化回报很直观,投资者可以和从业年限结合起来看。业内通常认为,10年以上从业时间,年化回报达15%以上的基金经理,称得上优秀。但如果你预期收益率更高,博的是短期暴涨,这类“常青树”可能差点意思。
历史最大回撤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数据,这决定了你拿不拿得住。比如说某产品的最大回撤接近50%,表示你买了之后有可能会亏去一半,当然这是短时的。那么这种回撤程度你能不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那么你属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更适合买回撤较小的产品。
夏普比率指的是每承担一个单位的风险,所获得超越无风险收益率的超额回报是多少,有点“性价比”的意思。夏普比率数值越大,说明在同样风险情况下,基金赚钱能力更强。
规模对于基金来说是把双刃剑,规模太大管理难度增加,规模太小又有被清仓的风险。如果是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太小,不是一件好事。指数基金,最好购买资金规模较大的。
有经验的投资者可以多关注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看看基金经理的选股风格。
有业内人士认为 现阶段可能更适合买新基金
什么情况下,买新基金会比老基金占优势?
有券商人士认为,“看市场处于什么阶段,买不下手的位置,可以考虑新基金,把建仓节奏交给专业的人。”
有城商行理财经理对记者坦言,自己这段时间配置的是新基金。
“今年的投资难度加大,很难看准,抱团类基金涨太多,不敢配,自己不敢买的,自然也不想让客户买,一买进就跌,体验感很差。”该理财经理表示。
主流观点认为,今年的市场节奏会偏向于震荡。在这种环境下,购买新基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今年的市场大概率不是单边行情,新基金+慢慢建仓,个人认为会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哪怕到时候赚的没有老基金多,客户至少不会亏钱,感受会比较好。特别是资金量较大的,预期收益率并不高,宁可少赚,不能亏钱。”上述理财经理表示。
一位国有银行理财经理也认同,震荡市更适合买新基金。“新基金募集结束后有一个封闭期,在市场不明朗、处于调整阶段的时候,新基金的灵活度会比老基金更好。”
相比买新买旧之争,选择有名气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更为关键,这几乎是行业共识。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