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张劲:摸清海外供应链“家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被列为重点工作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也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
全国政协委员、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近年来长期关注供应链安全问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乎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今年他针对供应链的发展问题向全国政协大会提交了两份提案。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地发展。”张劲建议,在新形势下要摸清海外供应链“家底”,支持重点企业扩链补强,实现海外供应链与国内产业链的全面联动。
提升中企在全球供应链中话语权
在张劲看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球供应链持续面临重大冲击。在逆全球化趋势的现实风险下,中国企业遍布全球的海外供应链网络,是维护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一道防火屏障,具备向外防护和向内输血的双重价值。
实际上早在2017年,我国就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考验了我国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和灵活性,也迫使全球供应链进入前所未有的调整期。
张劲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记者,恰恰在此时需要考虑如何借供应链体系重构之机,提升加固、稳定畅通我国产业的海外供应链,疏通双循环体系的断点和堵点,发现新的增长点。
他在《深化海外供应链与国内产业链全面联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案中建议,摸清海外供应链“家底”,支持重点企业扩链补强。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逐步建立起分布全球的海外供应链、产业链。有关部门应充分调研和掌握中国企业海外供应链、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摸清家底,建立全面详实的资源库,以备国家战略之需。”张劲说。
除此之外,张劲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有计划地支持一批重点企业进一步拓展海外产业,在巩固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补短板强弱项。尤其是各地要在支持重点企业的基础上,为海外供应链与国内产业链联动提供必要的政策便利和绿色通道。
张劲在调研时发现,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话语权越高,就越占据主导地位。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的话语权,就是提升国家在全球贸易体系的主导权。但当前中国龙头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话语权并不高。
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走出去”,提升话语权的时机也到了。张劲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支持鼓励带动性强的国内龙头企业加大力度“走出去”,积极“扩链”,推动特色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形成竞争优势,并逐步具备话语权、定价权。
他在调研时还发现,新冠肺炎疫情还暴露出我国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短板,比如国际航空货运能力相对不足、运输方式统筹衔接不够等,总体反映出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他建议,要高度重视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解决港口、铁路、公路基础设施连接短板,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尤其要重视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的枢纽性功能建设,探索建设以港口群为核心的国际供应链枢纽。
在供应链金融中应用区块链技术
张劲今年还向全国政协大会提交了一份《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提案。他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记者,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很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将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畅通产业循环。
他在调研时发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由于资金供给方对中小企业内部的财务及风险状况不了解,而中小企业也难以取得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信任。
张劲直言,尽管近两年我国初创型中小微企业激增,在解决就业、创造税收、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中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押品,财务信息不健全,风险大、成本高等因素,商业银行缺乏放贷动力,中小企业较难获得银行资金支持,难以获得有效融资。
除此之外,传统金融机构缺少科技手段,也是另外一项重要原因。传统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仅依靠央行的信用评估体系或银行自身的评估体系进行风险评估。
张劲发现,尽管互联网科技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融资模式,但不少传统金融机构依然以传统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放贷,这不仅不会增加服务范围,也不利于服务效率提升,甚至还会增加信用风险。
他还发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单打独斗应对疫情冲击的情形较为普遍,亟须供应链协同运行、提升供应链整体抗风险能力。加速供应链数字化变革与供应链金融创新,成为应对冲击的可行突围路径和现实选择。
因此他建议,要创新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模式。鼓励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等不同市场资源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出种类丰富、高效优质的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和产品矩阵,让供应链条上各类参与主体都能选择到合适的融资方式。
张劲拿区块链技术举例,该技术提供了不可篡改以及去中心化的信息处理方式,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具有高度可信性,极大缓解了多方参与带来的“陌生人”信任问题。
“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天然适合多方参与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将分散割裂的数据库连成网络,缓解传统业务场景下信息不对称、信任成本高及资金跨级流转风险大等问题。”张劲建议,要鼓励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积极主动接触区块链平台,利用已有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拓宽金融服务渠道。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李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