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读丨“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提升商业保险保障能力” 保险业发展如何把握机遇
新华社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据不完全统计,全文30余次提及保险关键词,强调“深化保险公司改革,提升商业保险保障能力”。
保险深度和密度差距
提升保障能力是商业保险发展的重要课题。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数据与国际平均水平的差距,可以综合反映整体保险保障的缺口。商业保险产品在经历过早些年的产品异化发展后回归保障本源。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就工业和农业生产所需的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和巨灾保险等保驾护航的需求,针对居民个人的养老、医疗、疾病、以及长期护理等领域的风险与财富管理需求而言,还存在一定保障不足。
对此,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副主任宋占军表示认同。他认为,从总体上看,我国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在经济社会发挥的“经济助推器”“社会稳定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保险行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6%;赔付支出1538亿元,同比增长21.48%;资金运用余额21.99万亿元,为总资产的92.12%。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79亿元,同比增长0.13%;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515亿元,同比增长13.49%。
从提高对保险保障需求的角度看,周瑾指出,需要政府、监管、保险公司共同努力推进。第一,政府需要在法律环境、信用体系、税收政策、公共资源提供等方面,为保险行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第二,监管机构需要加强保险行业的资本监管和风险约束,规范市场行为,奖优罚劣,树立正面标杆,适时发挥退出机制的警示作用,引导保险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第三,保险公司需要守正出新,秉承长期主义,转变思维和经营模式,以客户为中心,探索数字化发展路径,脱离红海市场的恶性竞争,积极拓展保险的蓝海市场。
摒弃机会主义坚持战略定力
此外,“十四五”规划纲要还提及,长期护理保险、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系统完善。
宋占军认为,在国家建立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过程中,一方面保险业应积极参与经办管理服务,另一方面应积极创新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探索多种模式的长期护理保障产业。在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层面,一方面保险公司应做好并提高基本医保经办、大病保险承办工作,另一方面应作为补充医疗保障体系的主导力量,创新商业医疗保险产品、改进税优健康保险产品,探索商业健康保险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等目录,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医院的合作。
这实际上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例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提交了关于制订《国家商业健康保险药品、诊疗项目与医用耗材补充目录》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王滨提交了《关于保险服务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提案》的提案,等等。
从长远看,周瑾指出,保险行业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需要从三个维度看。第一,做好大势预判和战略规划,顺势而为选择蓝海赛道,创新业务模式,设定阶段目标;第二,摒弃机会主义,打造新赛道核心竞争能力,尤其是新兴的科技能力,并且需要坚持战略定力;第三,构建包容的企业文化,聚合多元化的人才,鼓励创新,建立容错机制。
(作者:李致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