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0%接种率还不够?新冠病毒未来会怎样?高福、张文宏最新解答“免疫策略”
新冠疫苗接种目标不能定太高,不能以消除这个疾病为目标,可能散发的病例依然存在。
“从全球发病来说,我个人感觉全球疫情第一波可能都没有过去。”3月20日,在新冠疫情下免疫策略交流大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王华庆向包括21新健康在内的媒体表示。
王华庆指出,虽然前几周感染病例有下降趋势,但最近又出现了反弹,而且在多个地区,例如地中海、南美等,南美地区中巴西传播尤为迅猛,已经超过了印度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前期发病率非常高。
“按理说疫情应该得到减缓,但是它没有出现减缓反而出现了反弹,这应该给我们警醒。”同时,王华庆还指出,目前另一个需要警惕的现象是病毒变异情况,因为病毒变异已经超过了我们对病毒的认知和预料,对疫情防控也带来了挑战,不能对疫情防控放松,非疫苗的疫情防控措施仍然需要落实到位。
变异毒株是否会影响疫苗效力?对此,王华庆指出,重组蛋白疫苗ZF2001和灭活新冠疫苗BBIBP疫苗对南非突变株比较有效。“D614G氨基酸的变异,也影响到感染性的改变,现在只是一个趋势,但没有看到一个让疫苗失效的改变。”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主任高福表示,疫苗是战胜病毒的终极武器。疫苗和病毒关系非常清晰,有效的疫苗就能够把传染病消灭、消除或者控制。“新冠病毒走到今天,没有证据表明它将消失,很可能将会和人类共存,就像流感一样,而且还会出现新的冠状病毒。人类和病毒的关系就是猫鼠关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也强调疫苗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同时也对疫苗“防控路径”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冠疫苗接种目标不能定太高,不能以消除这个疾病为目标,可能散发的病例依然存在。
3月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指出,当前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流行,根据目前国际疫情形势来看,疫情仍将持续比较长的时间,甚至今后还要与我们共存,所以我们随时都可能因为传染源的引入而导致新冠疫情在国内流行,甚至暴发流行。
贺青华表示,前期由于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暴发流行,人群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获得的免疫力比例比较低,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必须通过接种新冠疫苗,让更多人群获得免疫力,获得保护力。“我在这里再次建议大家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早日获得免疫力、保护力。”
01形势依旧严峻
病毒的变异可能超过了我们对病毒的认识和预料。
王华庆介绍称,目前病毒变异里两个位点都在S蛋白上,其中501的位点上的是氨基酸变异,而不是核苷酸;另一个是在484位点上的变异。
501位点上的变异结果是可能出现感染力增强。“以往的认知是,认为这个感染力是23左右,但若出现501位点氨基酸的变异,可能会更高,最近英国发表的一些文献也表明其传染性增强;E484K变异结果则是免疫逃逸,即过去感染之后产生的抗体,可能对病毒的综合作用会大大降低,感染性增强最多的就是在巴西变异的毒株。”王华庆进一步分析说。
据介绍,其实,巴西变异的毒株上述两种变异都存在,但在南非和英国出现变异的两类毒株,这两个位点是分别存在变异的,但在巴西的变异毒株将这两个严重性进行了综合,传染性更强了,免疫逃逸的机会会增加。
病毒变异对于疫情的防控造成了非常大的挑战,尤其对于一些欧洲国家,如法国、德国又加紧了非疫苗防控的措施,例如封城等,因为变异毒株在这些国家占比较大。不过,王庆华指出,非疫苗措施对于全球防控来说,起到的作用还是有限的,也是不太稳定,还是希望用疫苗来去做预防工作。
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缓解疫情的方法。毒株变异对疫苗有效性影响如何?
王华庆介绍称,目前全球被批准使用的疫苗主要有两种,一类是中国占比例比较大的灭活疫苗,另一类是第三代技术路线的疫苗,包括病毒载体疫苗和MR疫苗,这些疫苗应用在临床试验有比较好的结果。这些疫苗绝大多数都采取了两剂次的程序,接种的途径还是以肌肉注射为主,也有一些皮下、皮内的,最近有局部喷雾的疫苗进入研发、进入临床试验,但是占比偏小。
每个疫苗都有它的特性,王华庆指出,认识这些特性对后续免疫策略的实施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不管其特异性如何,其都各有优缺点,后续被批准的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要考虑是否要适时采取应急免疫措施。此外,可能还需对于加强不良反应或者疑似不良反应的监测,因为不管灭活疫苗还是其他新技术路线也好,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疫苗还是比较新的,需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
2020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出台的《关于评价疫苗保护效力的标准》指出,最低标准就是保护效力不能少于50%,稍微高一点建议要达到70%以上,所有被批准的疫苗都达到了不低于50%的标准。
王华庆指出,对于保护效力,不同的疫苗有差别,相同的疫苗甚至也有差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涉及的指标不同,如过去人们对于疫苗的期望包括能够预防感染、不预防感染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也期望它像流感一样,重症的要大大减少或者死亡的少一些,所以制定的指标是不一样的。
“疫苗的保护效力涉及到指标、方法等复杂的问题。最终疫苗谁能走到终点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但这么多疫苗给了我们希望,我想对于防控来说还是增加了胜算。”王华庆指出,有效性观察的一些指标包括感染、症状、严重疾病、死亡等多个指标。
目前,中国三款灭活疫苗,包括国药武汉所、北京所以及科兴生物的。前两个保护效力在70%左右,科兴生物总的保护效力50%以上,在重症的效力高一些。但是关于国产疫苗,现在还没有三期的公开发表的论文结果。陈薇院士与康希诺合作的一针剂的Ad5—nCoV疫苗,总的保护效力50%以上,重症率的效力达到了100%。
“阿斯利康腺载体疫苗总体来说保护效力超过70%,美国两种MR疫苗在新冠疫情做临床试验的时候,都表现出来比较好的结果,而且这种临床试验的效力是全方位的,都在95%左右。”王华庆介绍称。
而针对变异毒株是否会影响疫苗效力?王华庆表示,重组蛋白疫苗ZF2001和灭活新冠疫苗BBIBP疫苗对南非突变株比较有效。D614G氨基酸的变异,也影响到感染性的改变,现在只是一个趋势,但没有看到一个让疫苗失效的改变。
对于近日西安检验师接种新冠疫苗后仍感染的情况,高福分析称可能主要是有三种可能情况:
1、打了疫苗以后体内产生抗体,但病毒感染在呼吸道,体内抗体可能对防止呼吸道感染不那么好;
2、少数人属于新冠疫苗接种不反应者,由于新冠疫苗刚刚开始接种,不反应人群的占比还没有统计出;
3、打了两针灭活疫苗,抗体滴度不够,可能需要补第三针。
高福强调,不能因个案否定全盘,要抓紧对个案进行研究。疫苗保护的是群体,个案出现的科学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去解决。
02 采取哪种防控策略?
从以往传染病预防看,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缓解疫情的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指出,中国通过非疫苗、非药物类的防控策略,疾病控制做得非常好,但下一阶段对于流传特征或跟流感很相近的疾病,而不是跟2003SARS相似的疾病,防控特点又该如何选择?“让它像流感一样自然的存在、发展,还是像灭绝天花或者是脊髓灰质炎一样防控?疾病防控策略需要进一步探讨。”
张文宏分析说,如果按照脊髓灰质炎的防控,就必须进行全面建立疫苗屏障。
全面疫苗屏障的建立,要达到多少人的接种率呢?张文宏以麻疹举例称,麻疹传播的R0值18,覆盖的人群接种人数要达到94.4%(1-1/18=94.4%),只有通过94.4%以上的疫苗接种,才能把R0值降到1以下,R0值是基础的传播系数,通过疫苗接种使得R0值降到1以下就必须完成94.4%的接种。如果新冠传播系数R0等于3,则至少要完成70%的群体接种。
不过,张文宏认为,在中国完成接种的比率70%是不够的,具体多高目前很难预测,但应该是越多越好。“接近90%是比较重要的接种率,80%是最最起码的要求。”
为什么不能像流感一样控制疾病呢?
张文宏分析称,流感在中国的疫苗接种率只有3%。“如果像流感这样的话,实际上就是悄悄进行的群体免疫,因为季节性流感病死率只有0.1%,大部分的成人没有症状。但新冠病毒死亡率是季节性流感的10-20倍,一旦疫苗接种不成功,会造成大量的死亡,因此世界范围内也一致达成了接种疫苗的共识。”
张文宏在交流会上,也展示了武汉最新新冠抗体阳性率数据。张文宏称,武汉最新的新冠抗体阳性率6.9%,人群当中有80%的人曾经是抗体阳性,82%未曾出现过任何新冠相关的症状。“这意味着感染率是非常高的,有些人症状是非常非常轻,但是即便是如此,抗体阳性率只有6.9%,如果不进行疫苗的接种,我们仍然有很大的感染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张文宏认为我们疫苗接种目标可能不能定的太高,不能定为消除这个疾病的存在,而是通过疫苗的接种使得人群的保护力上升,使得疾病发生力下降,并且不会有大量病例的死亡,同时可能散发的病例依然存在。
张文宏称,未来建立一套成熟的医防融合体系非常关键,防控专家、临床专家对病毒以及疾病的追逐,和疫苗接种的速度,都决定了未来对疾病控制的范围。
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介绍,目前全球的疫情仍然在持续流行,我国疫苗的接种率仍然比较低,离较高的人群免疫保护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同时,来自高流行地区的人员入境或者物品入境仍然有导致我国境内传播的风险。
目前的疫苗,对重症的预防效果比较好,但对于感染,包括对轻症的预防效果,可能没有像预防重症那么好。境外出现了几个特别令人关注和担心的变异病毒,有些变异病毒对疫苗的保护效果造成了一些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国现阶段常态化防控工作还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项措施,同时,根据全球的疫情形势和全球的接种情况,也包括我国的疫苗接种情况,有序地对部分措施进行调整优化。
冯子健也强调,在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免疫保护水平之前,广大群众仍然要保持预防新冠感染和传播的意识,做好个人卫生习惯,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在人群聚集的室内或封闭的场所仍然需要继续佩戴口罩,并遵循各地具体的防控措施要求。
(作者:朱萍 编辑:徐旭)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